11月,三星曝出了兩大收購新聞,一是在11月14日三星以80億美元現金收購高端音響制造商哈曼卡頓,而是在11月23日,三星電子綜合技術院院長鄭致熹公開表態三星決定以7000萬美作為收購合并金被選為美國量子點企業QD Vision的優先協商對象。也就是說,不出所料,三星會收購QD Vision。
三星收購世界頂級音響制造商哈曼卡頓已經奠定了三星在電視行業的音響優勢,爾后收購QD Vision量子點企業是為了一舉壟斷量子點顯示的專利技術。這才是三星的真正意圖。
一直以來,在電視領域,關于未來顯示技術之爭都夾在量子點和OLED之間,三星主推量子點技術,LG主推OLED技術,而下一代電視顯示技術的核心也一直在量子點和OLED之間沒有終極定論。一邊是三星、TCL等大企業的量子點電視超強陣容,一邊是LG、創維等巨頭的OLED不遺余力。
但是,此次三星收購QD Vision的舉措可以看出三星在顯示市場的抉擇智慧,因為縱觀全世界內研究量子點材料的商家,大大小小多達10多家,比較著名的有英國的Nanoco、德國的Nanosys以及美國QD Vision,而又以Nanosys和QD Vision這兩家企業在量子點顯示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技術領先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量子點顯示相關專利大部分都掌握在Nanosys公司手上,該公司共掌握超過300多項相關專利,而三星電子又是Nanosys公司的主要投資者之一,所以,三星完成QD Vision的收購,就意味著基本掌握了量子點顯示的專利技術,以近乎壟斷的優勢領先了量子點顯示領域。起碼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不給其他想要進入量子點領域的競爭對手機會。
而至于下一代電視的顯示技術,還真是不好說,你不能說被普遍看好的OLED不行,因為無論是面板線布局,還是廠商力推,OLED都占有很強的優勢,但是你又不能否定三星在布局量子點上的明智。
三星在OLED屏幕顯示技術上的積累其實是很強大的,這一點體現在小尺寸的OLED上,特別是手機市場,三星主推的OLED技術可以說得到了全球合作伙伴的認可,是手機面板市場上最大的OLED屏幕供應商。而偏偏在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上,三星不用自己家的OLED技術,轉頭大搞量子點,這背后其實也是有原因的。OLED屏幕因為自發光的特性,容易出現殘影,也就是俗稱的“燒屏”現象,手機OLED屏幕直至這1-2年才逐漸把“燒屏”現象控制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手機上使用OLED屏幕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單純為了顯示效果,而手機是快速迭代的消費電子,往往1-2年就要換機,“燒屏”現象真正出現時,可能手機已經迭代更新了。但電視作為高檔耐用的電子設備,使用時間往往在5年以上,甚至長達10年,尤其是大尺寸OLED屏幕本身就良品率低,“燒屏”一旦出現,后果遠比手機要嚴重,會直接影響顯示效果。
目前的OLED電視,采用的蒸鍍工藝,這就對尺寸有一定的要求,很好理解,在手機這樣的小尺寸面板上,蒸鍍工藝完全是可以滿足的,但是在電視那樣的大尺寸上,蒸鍍工藝帶來的技術難點就顯現出來了,所以行業里現在在大力研發印刷式OLED。不過印刷式OLED技術還沒有取得大的突破,所以OLED電視好,大家都知道,卻由于各種原因沒有達到大批量量產。
而這一次三星選擇收購量子點企業QD Vision,勢必會加強三星在量子點領域的投資,加速量子點技術和量子點陣營的加速發展。三星擁有了強大的產業整合能力和專利優勢,這一點上,在量子點和OLED的未來電視顯示技術之爭上,三星很有優勢。目前量子點電視仍然停留在光致量子點階段,而要走進電致量子點階段,讓量子點材料像OLED顯示一樣實現自發光,也還有一段路要走。
所以如果說三星的量子點和LG的OLED之間有一場顯示技術戰役,那么現在的對陣看起來大有勢均力敵的架勢,三星掌握了量子點顯示的核心技術和專利,LG掌握了OLED的核心技術和專利,不過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軍團,創維主推OLED電視,并且日前剛剛聯合京東方、海思發布了中國首款自主研發OLED電視,TCL主推量子點電視,構建了強大的量子點電視陣營。那么在這種大局勢下,是量子點電視還是OLED電視稱霸市場,真的就要看誰先攻克最后的技術壁壘,將真正的好顯示技術推入市場,誰跑得快誰就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