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防展的“國際論壇”部分已經舉辦多年。但是,2016年安防展,國際參與、走出國門的特色卻最為搶眼。包括來自美國、英國、俄國、泰國的專家學者和客戶的參與,為大會添分不少。這也反映了近年來,中國安防產業在國際市場地位的快速提升。
國內市場,安防產業去“日”化
回顧最近5年的北京安防展,最大的參團變化來自于日系軍團:從核心主力到2016年的邊緣化,國內安防產業已經完成“去日本”化的過程。
“我們在不斷進步,日本廠商卻在不斷踏步”。業內一位從事攝像頭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如此表示。這位負責人認為,早期攝像頭行業的進步,幾乎都是由光電傳感器元件的升級引起的。這一時期,日本企業具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但是,單一電子技術的升級,總會遇到天花板。現在,在傳感器上日本的優勢已經從性能差異,變成了產業規模——即日本還是最大的供應商,不過國內同等品質的替代性產品也在快速發展。
攝像機行業逐漸進入單一感光元件技術頂板狀態后,行業今天的進步正在轉化為由“智能”技術所推動。國內產業界在這個方面可以從“周邊生態”行業,例如:智能手機、智能電視、華為等通訊基礎技術、軟件和互聯網產業的大量領先資源、人才的優勢等等中廣泛受益,進而展示出了超越傳統日系企業的“創新能力”。
行業人士預言,在智能時代日本安防企業的傳統優勢,甚至是歐美韓臺企業的優勢,都在面臨強大的挑戰。這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與攝像機技術比較,在顯示陣營上,本土企業更是全面占據主角。從2016年展會上最流行的激光顯示和小間距LED顯示兩個“創新陣營”的技術實力看,本土企業至少領先日本企業2-3年的時間。例如,小間距LED屏,本土企業已經實現P1.0級別產品的規模化應用,日本企業則還在P1.5級別產品的研發階段。
在安防顯示應用中,數量占比最多的液晶產品市場,本土企業的優勢更是巨大。研究數據表明,國內液晶顯示產業從上游到下游整個產業鏈的大多數環節,對比日本企業已經處于領先狀態。而液晶技術的繼任者OLED顯示產品,全球市場中韓企業現有領跑優勢還在不斷擴大。
全球安防行業的傳統構成主要是歐美軍團和日本軍團。其中,日本安防軍團的興起是歐美產業轉移的結果。而目前,中國軍團正在借助產業本土化、本土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智能創新的翅膀,形成對日系產品的替代作用。
從市場領先到技術領先,中國安防走向國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安防市場。這一點是本土安防企業能夠迅速成長的關鍵所在。但是,僅僅是規模優勢,不足以支撐一個傲視全球的“安防產業體系”。
2016年北京安防展中,包括領先的攝像機、領先的顯示系統、領先的智能技術三大方向的創新正在改變中國軍團參與“國際競爭”的力量結構。俄國專家為此指出“中國企業的創新速度是全球一流的,速度優勢則會造成質量的不斷積累”,現在全球安防行業正在感受這種變化所帶來的沖擊。
對于中國安防企業而言,走出去也是長期愿望。不過,與傳統的“三來一補”貿易不同,以“系統解決方案”和“核心優勢產品”為中心的“新方向”,已經成為國內安防企業走出去的“主打”。
“在一路一帶市場、東歐市場,中國產品和系統是比較受歡迎的。一方面是我們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則是我們不斷進步的技術。在歐美市場,我們則主要依靠產業鏈優勢,一些中低端產品是他們當地所不能配套的。所以歐美很多安防系統都必須有‘中國元素’。不過,歐美市場我們也在通過當地的合作商,逐步進入高端產業環節”。
業內人士認為,安防是一個比較“硬性”的消費需求。在全球經濟低迷之中,中國安防企業卻獲得了結構性機遇:一方面,經濟低迷產生了更強的“價格敏感度”;另一方面,經濟低迷也惡化了很多安全問題,比如反恐、以金錢為目的的“輕犯罪”等。前者有利于中國安防企業的成本優勢,后者則對“智能安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兩個方面,中國企業都具有優勢或者領導力。
總之,安防展的多數參展企業都認為,安防國際市場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好時期。中國安防作為一個智慧產業、升級產業的全球影響力,正在從重要參與者向“方向領導者”過渡。
直面國際合作,在學習中前進
誠然,與國際先進企業比較,中國安防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還處于“積累”階段。即,中國企業是核心參與者,但是距離產業鏈頂端還有距離。這一點的核心表現是:中國安防企業更多的供給產品、部分供給解決方案,卻很少掌握“數據”。而后者,是智能時代最重要的“創新源泉”。
對此,安防展會體現出的一個規律則是:國內廠商往往具有“數量化”的優勢——甚至,最先進的技術都有多家企業參與展示;但是,國外企業則具有“概念化”的優勢——即,能提出更多前所未有的東西。
“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源,將一個好的想法變成一個好用、甚至還便宜的‘產品’,但是在原創新領域,我們還比較弱”。一位行業人士如此評價。在他看來,本土安防產業的頂尖企業已經站在了“產業高端”,只不過“我們剛剛‘趕’上來,還缺乏所謂的‘高端’積累”。
這些所謂“高端積累”主要是:對于海外市場和客戶而言的品牌魅力;對于先進技術的“預研”儲備;對于深度基礎技術研發的投入水平;對于與數據一體化的系統集成和軟件功能研發的經驗。不過,一個產業,從低級向高階發展,總會遇到這些問題。關鍵并不在于問題自身,而在于意識到這些問題、并想辦法克服它。后者也是安防展要引入“國際視野”的原因所在。
總之,2016年北京安防展“增長國際視野”的任務已經悉數完成,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中國安防產業在實現全面占領本土市場之后,更要耕耘全球市場。這迫切需要北京安防展能夠從“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