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ITU-T SG12全會上,華為提出的ITU-T P.NATS phase2的立項訴求獲得通過,Phase 2的TOR(Terms of Reference)在會議上形成定稿。本次立項范圍包含了4K+H.264/265,把4K信號作為主觀測試參考信號,逼近Mobile場景下PPI/分辨率人體裸眼極限需求,為視頻MOS成為視頻體驗評估行業標準奠定了基礎。
繼2015年9月確定將ITU-T P.NATS標準項目(最高視頻分辨率1080P)作為Mobile場景視頻MOS目標落地標準后,華為無線在業界率先做好了P.NATS phase2項目的相關準備,基于mLAB前期對移動視頻MOS研究成果和現網應用經驗,先后在ITU-T SG12組2015年11月份和2016年1月份兩次標準會議上,提出共計10余篇提案,從產業需求、理論支撐、實驗可行、語音NB/WB/SWB系列標準經驗教訓等維度,針對會場可能的疑問和挑戰做出詳細闡述和論證。
在會議期間,華為還同與會代表深入探討了商用和標準兩個維度的需求,闡述了華為推動標準的思考和產業應用的緊迫性,并演示了基于mLAB視頻體驗研究成果的SpeedVideo視頻體驗測試工具,分享了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商用網絡視頻體驗MOS得分和網絡能力之間的關系;華為標準和研究專家在會場上提出了phase2立項的必要性,并闡述對視頻評估移動場景的清晰定義,視頻評估需要最高考慮4K分辨率,及100ms零等待等方面;同時,華為與知名網絡測量服務商Rohde&Schwarz, Opticom,視頻內容服務商Netflix進行了開放交流,了解他們對視頻體驗評估標準化的考慮。
下一步,華為會積極向標準組織貢獻主觀測試數據、參考模型和產業進展信息,爭取早日實現P.NATS phase2的標準發布。ITU-T視頻MOS標準化進程將有助于業界對視頻體驗評估有標準可依,便于運營商及時了解網絡的用戶體驗情況,并能夠對網絡進行快速調整,提高網絡服務質量。
注: P.NATS(Parametric non-intrusive assessment of TCP-based multimedia streaming quality),面向基于TCP的OTT流媒體質量非入侵式參數評估模型(2014年1月立項,預計2016年9月完成Phase 1標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