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在虛擬世界里解剖又何必在現實中拿人體來解剖呢?
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進步,不久之后這類問題就會成為焦點,而且像Oculus Rift之類的虛擬現實頭顯預計在明年公開發布。
虛擬現實技術肯定會改變電影和游戲行業,而且隨著Facebook在去年三月份以20億美元收購了Oculus,它有可能會徹底改變社交網絡。
同時,教育家們都在密切關注,一些人認為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全新的,強大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虛擬現實用于教育行業的可能性似乎是無限的:學生們可以參加虛擬的交流項目或虛擬的太空飛行。他們可以用危險的化學品做實驗,可視化復雜的數據或潛入人體。
“虛擬體驗學習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是一種非常大且令人激動的方式,”在莫納什大學教教育技術學的Michael Phillips教授說道。“但是我們能做的,創造的,訪問和接觸的都受到了限制。在創建虛擬環境時,我們能對學生做的事是沒有限制的。”
虛擬現實頭顯讓用戶沉浸在一個交互世界中,因此顯示器上的圖像是3D真人大小的。圖像還可以和用戶的頭部運動實現同步,給人一種用戶是在一個虛擬環境中活動的印象。
在給開發商提供了一批產品之后,澳大利亞的大學生們已經在試用最新的虛擬現實產品了,包括Oculus Rift。
在墨爾本大學,農業專業的學生在虛擬環境中研究牲畜和莊稼;建筑設計的學生可以虛擬觀察海外的建筑,物理治療的學生可以擺弄人體虛擬影像了解體態。
醫學院也表示對此興趣,希望該技術可以用來讓實習醫生進行模擬手術。
關于虛擬現實如何有效地用于學校教學的問題仍然存在。
莫那什大學的老師就是個案例, Phillips教授的學生們正在研究把虛擬現實技術用到課堂上的方法。
開發商們在很熱心地為學校構建教育項目,其中有些對教育工具和電子游戲很有興趣如Minecraft。
莫納什大學的教授Jon McCormack是高新技術研究中心SensiLab的主任,他表示實驗室里的開發商正在建造一個柬埔寨12世紀的吳哥窟寺廟實體大小的虛擬復制品,他們計劃把該項目推薦給研究吳哥/高棉帝國的學校。
McCormack教授說,模擬建筑是以實地考察的建筑圖紙,考古證據和有關動植物的證據為基礎做的,讓學生能體驗到曾經繁華的大都市是怎樣的。
“你可以在寺廟里四處轉轉,它和真實的寺廟大小是一樣的。當你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流進進出出,你就能感受到它當年的繁華景象。
它給你一種真實感,讓你體會住在這里是什么樣的,這很可能是人們之前研究的任何技術都無與倫比的。”
但因為用于教學的教育優勢還沒有得到證實,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教育學院的副教授Helen McGrath提出質疑:這真的是為了教育還是僅僅為了追求新鮮?
“我記得一年前去參加一個會議時,一位主持人在熱情洋溢地談論谷歌眼鏡以及把它用作教育用途該有多好,”她說道。“然后它突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