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彩電電商市場新變化不斷
2015年1-6月份,國內彩電市場半年報已經出爐:銷量和銷售額均為增漲(2015上半年彩電市場零售量達2211萬臺,同比增長5.6%;零售額達744億元,同比增長6.9%),可謂交出了兩年以來的同期最好答卷——2014年銷量和銷售額均下滑,2013年銷量增加比較大,但是銷售額增幅卻不明顯,2012年銷量增長,銷售額穩中有降。
但是,彩電市場整體的增長,卻遠不如電商市場來的火爆。
AVC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上半年彩電線上市場零售量528萬臺,占比24%,同比增長77%。分電商渠道來看,專業電商零售量占比43%;自營電商增幅最大,零售量占比22%!娚塘闶哿康脑隽坎糠诌_到230萬臺,超過總體市場124萬臺增量一大截,這充分說明了電商已經扛起彩電市場穩定的“定海神針角色”。
電商銷量增長,產品結構更大調
傳統電商渠道的特點是什么呢?低價格、廉價產品,淘寶和京東綜合電商占據主導。2015年上半年的趨勢則是,中端價位產品,專業電商占據主導,自營電商增幅最大。
在電商24%的市場占比中,中端產品已經能占據約相當于整個彩電市場10%左右的份額,成為真正主力。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在于,小米、樂視等品牌產品銷量的增加、傳統彩電企業電商化的加劇。兩者直接增加了電商渠道中端產品的供應量。尤其是傳統彩電企業,從電商主打低端產品,轉變為全線出擊,成為電商渠道中高端產品成長的重要支撐。
尤其是在高端產品上,創維、海信、TCL、長虹紛紛發力電商品牌、電商直營渠道和O2O模式,使得高端電視在電商渠道“終于”也能占據一席之地。
中高端電視產品合計已經超過電商渠道銷量的一半:這更成為了上半年電商彩電市場、乃至整個彩電市場零售額增長的關鍵支撐。據統計,電視市場中48-55英寸產品已經取代2013年前的32英寸產品、2014年的42英寸產品,成為消費者瀏覽量最大的產品尺寸線。這說明線上消費者的購買傾向已經日益與線下渠道相同。電商彩電市場也進入既有數量價值,又擁有質量價值的良性發展期。
三足鼎力形成,電商市場O2O化集體加速
2015年上半年自營電商占比首次超過20%,穩定的達到兩位數的占比,成功推動了電商市場結構,從專業電商和綜合電商兩強,到三足鼎力的轉變。其中,創維、海信的增量尤其明顯。
占整個電商市場比重達65%以上的專業電商和自營電商,還促進了O2O彩電銷售格局的調整。這里面不僅有國美、蘇寧大型連鎖賣場的轉型;也有創維、海信、TCL、長虹等品牌顯示自營渠道發力,帶來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品牌自營電商的發展,切實起到了營銷上的龍頭作用。
傳統品牌自營電商的發展最核心的貢獻包括:第一,營銷上真正實現了產業級別的突破;第二,這些品牌的售后環節、安裝環節真正進入O2O鏈條;第三,強化以超薄、畫質、曲面等為主導的上半年彩電產品技術形態趨勢的發展。因此,可以說自營電商的發展是電商渠道結構質變的指標、催化劑和導火索,更是彩電電商實現O2O化的關鍵。
電商加速成長,線下傳統渠道格局生變
2015年上半年電商渠道的增長,不應簡單理解成線上搶了線下:這一波段的市場成長主力來自于O2O價值的涌現。
品牌自營電商的加速成長,徹底解決了線上銷售在物流、安裝和服務等后段銷售過程中的瓶頸。這一變化,遠要比此前國美、蘇寧的以“線下展示、線上購買”為核心的O2O具有殺傷力。品牌自營電商通過線上線下同等服務這一關鍵舉措,解除了消費者的后顧之憂,使得“線下展示、線上購買”最終能夠深入人心。
對此,一個顯著的效應是“傍晚下單”和“早晨下單”現象。即消費者在頭天完成實體店體驗和考察之后,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直接線上下單購買,減少了至少一次實體店的出行成本。
這種變化對很多渠道企業,尤其是品牌加盟店面形成了一定的挑戰。和國美、蘇寧大型連鎖電商,可以實現線下、線上雙重經營不同,中小加盟店不可能在線上渠道競爭中獲得優勢。而,在O2O過程中這些加盟店面的服務并未減少,卻出現了銷售流水的大幅下降——且這一發展過程還將在2-3年內持續,這將形成對傳統彩電品牌加盟店面業態的巨大沖擊。
整體上,這些加盟店面的未來必然是服務化、營銷價值為中心、體驗店化;同時,同一區域內的品牌加盟代理商的數量也將大幅度下降。
電商成長帶來另類戰爭,營銷棋局大變
2015年上半年,彩電電商渠道的令一個看點是營銷戰爭:“口水”正在成為一種決勝的武器。
一旦消費者選擇電商渠道的比例大幅增加,品牌在線上的“露臉率”也就變得格外重要。從專業媒體、綜合媒體、自媒體、電商營銷活動到廠商線上發布會,一種全員動員的線上營銷模式正在形成。例如海信與小米的口水戰、樂視和長虹的口水戰、酷開從創維平臺獨立之后,創維主品牌的系列線上動作等等,彩電線上營銷的力度增長實際已經領先于電商渠道的市場成長。
將電商這種趨勢視為一種營銷工具,實現電商平臺銷售和營銷的雙贏。這是現在整個彩電產業的共識。線上工具的發展,徹底改變了消費者在傳統購買過程中的信息弱勢地位:與一般的銷售員、講解員比較,消費者在線上渠道能獲得的信息的數量和準確度都更高。這些變化,亦促進了彩電市場消費的更趨理性化。而面對依賴專業信息形成選購決定的理性消費者,廠商們的市場營銷壓力也會更大。
傳統的彩電行業,品牌廠商、公關公司、新聞渠道的三級營銷體系已經不復存在。在自媒體和自營電商渠道上,廠商即是品牌擁有者,也是新聞渠道;傳統新聞渠道簡單重復廠商營銷信息的價值逐漸趨零;公關公司的很多工作被廠商內部團隊和新聞渠道瓜分。一種越來越統籌化、越來越接近廠商到新聞渠道的直接的、二級化的營銷體系正在形成。
電商水有多深,依然是未知數
2015年彩電市場電商占比首次占到24%,接近四分之一,并在諸多方面正在改造整個產業的生態格局。那么,一個顯然的問題是彩電電商的終點在哪里?
這個問題難以回答,但是卻有一個結構性的答案:24%的電商占比,依然是主要城鎮和城市市場的能量。其中,一線城市電商占比遠高于這個數據。如果全國彩電市場實現類似于一線城市市場的電商占比,至少電商渠道還會有10個以上的百分點增長空間。因此,可以說電商對彩電市場而言,三分之一的比例可能是底線,高點則可能會高達七成,甚至更多。
所以,國內彩電行業的看點,并非能不能獲得幾個點的市場增長,而在于電商的力量如何改變這個產業的內部結構:渠道、品牌、營銷、物流、服務,每一個環節都面臨這種結構性的革命。這也將是下半年彩電行業最核心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