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屏電視”已成為近年來一些新興品牌搶攻國內投影機市場的新宣傳點,對于行業人士來說其實早已熟知,多數都是LED光源投影機產品,但外行人和普通消費者來說,或許第一感覺難道是電視?想要購買的人,去網上或電商一搜這哪是電視,他們腦中就會提出“無屏電視”到底是什么鬼?買它究竟能否滿足觀看需求?相比電視兩者差別在哪?能當電視用?本期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些問題,“無屏電視”到底是概念炒作還是確實能做到。
新光源為主 燈泡今年加入
“無屏電視”其實產品幾乎都是LED光源投影機產品,而這也恰恰是大家最為熟知的微型投影機最初的統稱,在早幾年提到LED光源,隨口而出的都是微型投影機產品。但隨著近年來LED光源突破低流明瓶頸,亮度持續攀升,受限于光路設計以及高清芯片的因素,如今具備高亮的LED投影機體積已不再小巧,并不在統稱為微型投影機,更為準確的定位則是便攜式LED投影機。一些新興品牌為了打破傳統投影機難以攻破家用市場,在近年來改稱為“無屏電視”。
所謂 “無屏”:采用投影技術實現畫面投放到任何白墻等類似幕布的載體上,擺脫傳統液晶電視那樣對液晶屏幕的限制。并且畫面大小可以自由調整,移動非常便攜。“電視”:只是內置了近年來電視機市場上興起的“盒子”功能,用投影機內置的智能方案里播放軟件來看網絡上的電視,影視資料等。
其實,“無屏電視”的前身也就是前幾年被炒得很火的智能微型投影機,但由于內置的安卓系統本身所帶著的“內容”也有限,所以也一直未能夠“燃”起來。而隨著近年來“盒子”的興起,則很好的解決了投影機本身一大詬病就是“內容”缺失。
以往都是以國產品牌為主,品牌幾乎都是深圳企業,主流投影機廠商均為涉及這一領域,所以市場也一直未能推起來。而在國產品牌多年的強勢宣傳下,市場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熟知,被逐漸認可。這使得一些主流投影機品牌看到了時機來臨,從去年開始作為全球DLP投影機領導品牌的明基,先后與阿里和京東推出智能專業家用投影機i700和智能無屏電視i701JD,但它們均是燈泡光源,這也是考慮到投射出高畫質因素,主打實用性,明基這一小步,可以說起到了主推行業新發展趨勢,為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需求產品。
無屏電視只是炒作?它不只是路人甲
說起“無屏電視”,確實來說其不算是什么新概念,早在前幾年前就已經有不少企業借助“無屏電視”來搶奪傳統彩電市場的份額,通過大尺寸畫面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但是由于當時的微型投影機亮度低,畫質、清晰度、色彩、“內容”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因素,未能贏得消費者認可,市場反應與廠商熱炒,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現象。
也因此“無屏電視”給人更多的感覺就是概念的炒作,尤其是站在彩電廠商角度來看,市場多數所謂打著“無屏電視”旗號的產品,與電視機無法比擬,更多的是忽悠消費者。再加上現有國家產品技術標準中,無論是從彩電行業還是從投影機行業來說,更是沒有這一明確歸類的產品,“無屏電視”只是廠商宣傳產品尋找到的一個賣點而已,是否存在著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嫌疑,目前也還沒有相關法律參考,所以不能給出肯定的答案,也只有憑企業的良心。
從筆者觀察來看,就目前市場銷售的打著“無屏電視”產品,LED光源產品多數均存在著一定的虛假宣傳,實際效果也非與商家所宣傳的彩頁配置的圖片一樣,宣傳頁上的畫面效果多數都是人為后期PS效果,尤其是打著百寸以上的畫面更是如此。
而由于目前行業規范較為不健全,所以也就導致了一些不良商家,在標注流明度多數均虛標,去年也有相關的新聞報道,其中LED光源虛標最為突出,有的比實測亮度翻好幾倍,本來就不高的LED光源產品,這么一來想想實際所呈現出的畫面能夠有多清晰。對于“電視”來說,用戶最為關心的首要就是畫面,而目前市場LED光源光源已有的“無屏電視”來看,根本沒有解決顯示畫面效果。而至于音響效果,那就更不用談了。
那么“無屏電視”真的只是炒作?其實也不然,尤其是到今年,“無屏電視”已經開始走出了概念階段。如明基聯合京東推出的智能無屏電視i701JD,則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于家用投影機的觀念,它不僅能夠投射出可以比擬電視的畫質效果,而且還內置了豐富的“內容”,與智能電視最大差別就是“屏”。由于亮度高,其能夠輕松投射百寸以上的大畫面,且保證高清畫質,在關燈下能夠體驗到電影院般效果,是電視所無法比擬的。再如,剛剛極米攜手芒果TV發布的第四代無屏電視,都在預示在行業逐漸走向成熟性。而隨著近年來激光電視的涌現,以及主流投影廠商的跟進,“無屏電視”不只是路人甲,它確實能夠滿足一些想要體驗到大屏幕觀看者的使用需求,是享受大畫面的用戶理想選擇。
撕掉皇帝的新衣 回歸本質情懷
新光源技術的出現,為國產品牌進入投影機市場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從LED光源到現在最為火熱的激光光源,均為國產品牌提供了很好的良機。但是如何利用好,生根發芽才是國產品牌需要深思的問題,尤其是想要深耕國內投影機市場的國產廠商,更需要規劃好路線,畢竟國內投影機市場多年一直被國外品牌所壟斷,各行各業都需要民族品牌,國內投影機行業同樣也需要。
就拿“無屏電視”來說,對于新興品牌來說,需要這樣的概念去宣傳產品,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畢竟知名度沒有主流品牌響亮,需要一個“熱”的過程。其實任何行業新生力量都是多是如此過來,但要有個度,不能沒有底限,如何掌握好火候就看企業的把控能力。經過一段時間,品牌名聲打出去以后,需要回歸本質。
以宣傳“無屏電視”為主的國產品牌,如今同樣也需要回歸本質,不能還處在玩概念階段,玩不可怕,就怕太任性的玩,這樣就等于過度消費用戶。畢竟當下騙子太多,傻子也已不夠用了。要相信好的產品,永遠擁有市場,能夠黏住用戶忠誠度,提升回購率。
對于主打LED光源投影廠商來說,回歸本質就是要將畫質做好,投影機作為顯示設備,用戶自然首要觀看畫質如何,至于參數標注的多么高大上,用戶最終要看的是投影出來的影像畫面,畫質的好與壞是消費者直接決定購買的因素,其余什么獨特功能,有可能都將被pass。雖然多數購買者無法看到實際畫面效果,這也給一些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機,大打低廉價格戰,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但這種一錘子買賣,將直接斷送后續的市場銷量。
同時,也希望新加入的新興的國產品牌也不要走“老路”,產品的定位以及性能配置一定要準確和真實,不要搞噓頭,務實做產品才能逐漸贏得市場,不要希望一口就能吃成胖子,把產品品質做好,不是賣一臺就算了,而是一臺多一臺賣一臺經營一個用戶的模式。夸大產品宣傳,以次充好,其實就是皇帝的新衣,現在不論是新品牌還是老品牌,都要撕掉皇帝的新衣,回歸本質情懷。
另外,筆者建議國產品牌一定要跳出價格戰的怪圈,雖然國人偏重看價格,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跟隨。社會要想進步,都需要引導,人們的思維其實也在逐漸改變。未來低廉的產品,不一定能夠博得用戶歡心。尤其是90后這一代新生軍,他們的消費理念依然不同于80、70,定制化產品或將更具吸引力。產品滿足真實需求,價位合理,就能吸引他們的購買力,而非是大而全,產品吹的很高大上,但與實際使用需求兩者差著很大距離,價格再便宜,也將被淘汰。
一個行業要想有序健康的發展,并不能單靠一個或幾個廠商來維持,需要大家一起去維護,共同推進市場發展,從而將市場做大,這樣不僅廠商本身能夠從中獲得足夠的利益,用戶也能購買到好產品,實現互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