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手術室(Integrated Operating Room) 或稱數字化手術室,是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而誕生的,是以設備集總控制系統、高清醫用影像信息處理系統和交互式咨詢控制系統為基礎的,實現全面整合的現代化手術室。
一體化手術室通過調用醫院HIS系統,使得醫生在術中能夠實時獲得大量與患者相關重要信息。并將手術室患者有關的重要信息,實時多向傳輸。同時,可以采取實時交互的形式進行遠程演示、教學,并對手術進程進行監控和儲存。數字化手術室融集計算機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圖形信號處理技術及綜合布線技術于一體,將與手術過程有關的各種系統有機地結合進行統籌設計,為整個手術提供更加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的環境。
全球一體化手術室建設發展迅猛
一體化數字整合手術室,是隨著微創手術以及信息化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最早出現在1992年的美國,當時為了更好的規劃手術流程提高效率、空間利用率,減少感染風險,提高手術的標準化,并降低醫生職業傷害,通過懸吊系統,信號控制系統,進行各類手術相關設備的重新擺放,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間一體化手術室的建設。在接下來的10年里,一體化手術室迅速成為歐美頂級醫院的寵兒。
一體化手術室強調手術室系統和設備的集成,包括與麻醉機、監護儀、導航系統、內鏡等醫療設備的集成,手術視頻路由、采集、存儲,網絡訪問基本數據、電子病歷、患者影像信息,與手術室外部其他臨床醫生和專家實時交流的能力。另外,一體化手術室也指復合手術室(Hybrid Operating Room),該手術室除具備上述功能特點外,還在手術室內直接安裝有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如CT、MRI、DSA、DR等。配合睿顯臨床專業顯示器,能真實顯現病人病灶細微狀況。
國外在一體化手術室領域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均領先于國內。2007 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新建的Westwood醫院(里根總統紀念醫院)就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醫院的杰出代表。該院手術室均為完全整合的單元,所有手術室均可進行介入性治療或侵入性治療。憑借尖端的錄音和控制系統,外科醫師透過簡單的聲音命令或按鍵即可控制安裝在天花板上的外科手術設備。
自2002年以來,我國北京、上海、南京、武漢等地少數大醫院先后進行了現代化手術室的數字化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國內醫院數字化手術室建設正方興未艾,國內比較先進的一體化手術室已經實現了手術設備的應用以及與HIS/PACS/LIS系統的聯網應用。
一體化手術室的發展趨勢
一體化手術室通過整合手術室內設備、信息資源和醫院各科室資源,使原來的“信息孤島”變成了無處不在的信息中心,患者信息在此得到最佳融合,為提供高效手術服務奠定了基礎。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副院長張強先生認為,基于影像導航系統、虛擬手術系統和機器人系統綜合構建的手術室代表著一體化手術室的智能發展方向。
影像導航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微創手術的發展和進步。通過手術導航系統,醫師不僅可以直接看到傳統手術的暴露部位,而且能看到不易觀察的部位,如手術部位周邊組織內部的血管與神經。醫生可根據手術規劃指定的路徑,精確執行手術干預和操作手術器械。另外,將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如MRI、CT 與一體化數字手術室相結合,就形成了復合型手術室。復合型手術室能夠將實時MR/CT 影像傳送到外科導航系統中,并通過睿顯專用四通道大屏幕實時顯示,為醫生提供最佳手術路徑及術中影像的動態變化。睿顯專用大屏幕采用4K*2K超高分辨率,獨立四通道顯示新技術,可以同時呈現四路影像,方便醫生對比診斷并進行手術示教示范。
計算機技術和機器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催生出機器人手術室,以達芬奇為代表的手術機器人系統,以其高精度、穩定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為外科手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從術前掃描、術前處理、手術模擬、手術規劃制定出最佳手術方案,交由機器人按程序進行手術干預,手術全過程體現出一體化手術室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生物醫學技術推動下的智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