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內最大半導體生產商京東方發布公告,表示合肥10.5代線項目已經提升日程,福州8.5代線項目業已開始規劃。兩項工程預計投資高達700億元,這將使得未來4年京東方的資本支出急劇增加。
3月份京東方重慶8.5代線剛剛投產,為其未來1年的產能擴張提供了足夠動力。此外,京東方鄂爾多斯5.5代項目OLED產能也處于爬升狀態。京東方北京8代線正在進行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工作。預計合肥6代線和8.5代線未來三年也將進行產能提升或者技術升級改造項目。
以上這些項目的資本支出,結合成都6代線的新建220億投資,以及預期2016年初開工的合肥10.5代線400億投資、2017年初前后可能進入建設階段的福州8.5代線項目300億投資,未來4年京東方的資本支出超過1000億元懸念不大。
不過,與此前傳統的單純產能建設不同,京東方千億投資將重點體現“產業技術升級”的特征。一方面,例如北京8代線升級項目,這類技術改造工程會持續進行,提升老產線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去年和前年新建項目——鄂爾多斯5.5代線、重慶8.5代線,以及在建的成都6代線都已經達到目前行業新線的最高技術投入標準;另一方面,規劃新建的合肥10.5代線、福州8.5代線則將成為全球半導體面板線的新標桿。
其中,合肥項目不僅超過夏普10代線,成為全球高端世代線之王,更會一次性規劃月9萬片的產能,以及采用最新的金屬氧化物背板,并一并考慮未來OLED型面板技術的工藝需求預留問題。福州8.5代線,除了采用金屬氧化背板外,在產能規模上將是全球一次性規劃最大的8.5代線,達到月12萬片基板。且作為后發生產線,其規劃設計必然突出OLED的技術趨勢。
因此,4月20日,京東方帶來的消息至少有以下幾個含義:第一,本土顯示業自主化和產業升級并未放緩腳步,這將對臺灣、韓國和日本的同業者構成沖擊;第二,本土顯示產業的主制造流程已經進入超越全球同行的階段,市場競爭未來將更為激烈;第三,京東方的行業目標已經是坐三望一,全球顯示行業龍頭地位不斷鞏固。
面對高達千億資本的巨大投入,業內也有人擔憂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對此,亦有三個方面可以加以回答:首先,臺系面板巨頭5年前就已經進入產能擴張的低潮期,未來這一趨勢扭轉的可能性不大;韓系競爭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高端技術路線上,規模擴張意愿也有限;日系企業處于成本方面的劣勢,在市場規模上短期難以實現逆勢增長,這些因素將緩解大陸地區面板業擴張帶來的產能沖擊。
其二,全球既有面板需求行業并未達到容量頂峰。TV行業每年都在進一步的大尺寸化,如70寸以上單元產品2013年銷量不過3萬臺,而2014年這個數字增長了超過8倍——電視機每新增一英寸的大小,即可消耗一條8.5代線產能。手機、PC和掌上電腦產品方面,市場增長雖然不甚樂觀,但是考慮到PC顯示器大型化、全球經濟復蘇對商用采購的影響;手機大尺寸屏幕產品占比將增加到95%以上,且欠發達地區市場依然在增長階段;掌上電腦市場也有一定大型化趨勢:這將使得這些中小應用方面面板需求,尤其是低溫多晶硅和OLED面板需求會保持較低速度但穩定的增加。
第三,面板行業面臨新興需求的供給挑戰:如智能手表、智能家電、車載顯示、數字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2014年拼接單元產品國內市場增長超過15%,商用和教學觸控電視增長超過65%),以及社會化的數字告示應用的發展,面板行業將面臨“眾多新應用機遇”。
因此,對于目前國內面板行業的高速產能擴張,京東方的千億資本項目,可以持有“較為寬松”的樂觀態度。這些項目對于促使我國顯示和信息相關產業升級,實現更高更強的產業競爭力具有決定性意義。另據消息稱,京東方未來資本投入將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合作方國企投入和銀行貸款,亦不會采用此前的天量增發方式。例如國開行與京東方一直保持最高級別的戰略接觸和支持。這將對京東方的持股股民比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