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內投影市場銷量約增一成,達到212萬臺,較2013年增加超過19萬臺。這個成績并不差。但是,站在2015年的端口,更多的投影人卻“笑”不起來。但在較為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投影市場的發展態勢,依然讓人感覺很不明朗。
一方面銷量快速增長,一方面利潤不斷下滑,這讓中國投影機市場在這幾年里發生了激烈變化,品牌廠商進退頻繁、新細分市場異軍突起、渠道更迭座次重排……新形勢下,短兵相接的品牌廠商自然要不斷進行在品牌、產品、渠道等方面進行規劃和部署。
據統計,2012年到2014年間,投影行業的增長率從2009年到2011年的高速期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此外,投影市場傳統最大兩塊主體市場的商用和教育產品卻前景并不明朗:商用和教育產品長期占據整個投影產業8成以上銷售量規模。但是這類產品也是過去5年增幅下降最快的產品。這類產品正在遭遇到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和液晶觸摸產品的競爭。分析認為,僅僅2014年一年,因為液晶產品的競爭,商用和教育投影至少損失了15萬臺以上的市場空間(占總需求增量的半數以上)。而且這種替代性競爭趨勢還有惡化的可能。
面對當前國內投影機市場的現狀,無論是投影機企業,還是投影機制造,都別總抱怨,更別總指責,還是快點行動起來,少說多做吧。
特別是在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今天,找到消費痛點才是投影機企業和商家的市場份額增長根本所在。低價格有沒有用,肯定有一定的效果,但廠家不可能將一萬的投影機當五千賣,那確實是可以刺激市場,但也讓企業和商家“賠得褲子都沒得穿了”。
面對2015年的中國投影機市場,廠商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尋找增長方向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