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每賣出5臺投影機,就有一臺屬于明基。這是明基的資本,但是這也是明基的困擾。對于一個超大份額的品牌而言,如何重新界定自己的產品線體系,來適應2015年智能、微投、投影電視化的發展趨勢,必然如同大象轉身:“動一發牽千鈞”。
改變從這一刻開始
即2015年上半年,明基推出售價7799元的i700智能專業家用投影機后,10月份明基i系列產品再次擴容:包括i300J/T、i500和i910三款智能投影新品,初始報價分別為2999元、4999元、15999元。
四款產品正式形成了明基從微投到投影電視,涵蓋入門微投、高配微投、專業家用投影、屏幕主機一體化投影電視的完備“家和個人”投影產業鏈。這條鏈路表面看起來雖然還不夠長,但是卻超過了專注激光投影機的海信、微投市場翹楚極米與堅果、主要市場競爭對手日系品牌陣營等從新興到傳統的卓多投影同仁。
短短6個月不足的時間,明基從涉足智能投影和家用投影電視化市場,到拿出業界目前最完備的產品線體系,動作不可謂不快。
2015年以來,微投和投影電視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智能微投和激光電視投影上半年的銷量已經遠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并成為投影行業唯一真正實現規模增長的細分領域。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商用投影市場繼續保持量增價減的趨勢,對投影品牌成長的貢獻能力嚴重不足。教育市場方面,高端領域對激光的需求已經明確,中低端市場則遭遇了液晶觸控白板產品的圍剿。
2015年投影產業的這種局面的本質規律是“市場發展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核心表現是明基等老牌實力廠商的優勢業務,增量空間被壓縮;而新興品牌則依靠所謂互聯網規律的人氣效應,加速蠶食和拓展以“個人和家用”為主導的市場,并有向商用領域滲透的巨大潛力。例如,海信等主導的激光影院電視,這類投影產品雖然主打家用概念,但是2015年半數以上的銷量實際是商用和半商用領域。
對2015年投影市場發展格局的基本分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投影產品的營銷價值傳遞已經從傳統的“專業市場主導家用市場”,轉變成“家用市場逐漸占據話語優勢,家用逐步主導專業市場”的新模式。
導致這種轉變發生的原因,除了包括“互聯網規律”和電商趨勢在內的外在性因素外,還包括投影產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分布的變化:即,專業的商用和教育領域,創新空間高度飽和;相反的是對產品性能要求更多元化的家用和個人市場,正在成為追逐的熱點。在家用和個人市場的產品口碑,往往借助互聯網等優勢傳播工具形成對專業和專用產品市場的倒逼格局。
另一方面,市場也對家用和個人投影業務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例如,電視化的家用投影產品板塊行業有這樣的預期:在每年4500萬臺以上的電視機銷量中,有大約5%的高端產品(這些高端產品售價大多數在10000元以上),其中至少有1-2%的產品具有被投影電視,即明基i910這類型的產品替代的需求。這將形成45-90萬臺的年度市場規模。如果在這個模型中,加入消費者對大尺寸電視機越來越喜愛的大尺寸化因素,市場容量還將翻番。同樣的概念也適用于微投產品:作為隨身設備、便攜商務設備、“驢友”設備,以及臥室“電視”,智能微投的市場規模也是百萬臺級別。
因此,預計到2020年投影產業的銷量半數將在個人和家用市場,這一市場規模至少相當于現在國內投影市場總量的7成左右,即130-160萬臺。明基認為,個人和家用市場的崛起,至少是在將國內投影產業的視角從此前一年兩百萬的狹隘空間,引導到一個每年數千萬的空前巨大的平臺之上。
因此,抓住家用和個人投影市場,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問題,而已經成為一個從“技術與創新”到“營銷與品牌價值”,再到“未來市場占有率”的綜合性戰略問題。2015年恰是這種產業規律從混沌狀態到清晰狀態的轉折年。這是作為國內投影老大,明基為何集中發力全智能個人和家用產品線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