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增強現實還是混合現實技術,以目前的科技含量都已經可以將其模擬得像真實世界一樣,可以想象這種沉浸式體驗相當不錯,當然,如果設備能夠聯機眾樂樂,這體驗才是真正的贊。
目前,微軟公司旗下的Jaron Lanier實驗室就正在實驗最新的多人增強現實技術,一旦成功,相信會對增強現實領域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而該實驗室的負責人Lanier從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探索各類虛擬現實技術,在業界可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上圖為共享混合現實的圖例,兩名體驗者揮動雙手就可以看到視覺特效,是不是很炫酷!!!
HoloLens,相信不少愛好者對此并不陌生,這是微軟現正在研發的增強現實的產品,但Lanier強調他們實驗室的工作跟HoloLens無關,其研發成果對HoloLens的未來也不具有指導意義。不過也有很多人反映,混合現實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研發出來的,研發人員可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了。除了應用在比較火熱的游戲領域,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未來還會擁有更廣闊的天地,在通訊、合作、訪問和處理信息等領域都大有可為。
Lanier將該計劃命名為Comradre。許多由實習學生制作的產品已經可以實現相同虛擬環境下的多人聯機了。這些頭戴設備由我們熟知的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轉化而來,外部安裝的傳感器則負責追蹤用戶的頭部動作。該視頻的鏡頭則多數由頭戴設備攝制完成。
Andrea Stevenson Won是Lanier的學生之一,她佩戴的設備就是微軟Lanier實驗室的作品。
從該產品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專門為新的實驗平臺開發的應用。借助這個突出現實與虛擬交互的系統,斯坦福大學的Andrea Stevenson Won正在對其社會影響進行測試。而來自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的Judith Amores和Xavier Benavides則發現了一個新的方法,可以打破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彌合它們之間的鴻溝,讓小孩子也能輕松漫游混合現實的世界,并最終“消滅掉”又大又沉的虛擬現實頭盔設備。
其他學生則更加現實,他們在集中精力為現有產品提供新的功能。就拿高級物理研究所的Andrzej Banburski來說,他發明的工具可以將數學方程式可視化。而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Kishore Rathinavel開發的系統則可以將探測到的聲波可視化。他還對對該功能進行了演示,Lanier的竹笛聲就在混合現實中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圖像。
在上周的Windows 10新品發布會上,微軟對自家的HoloLens做了次現場演示。演示中使用的試驗游戲名為Project X-Ray,在游戲中,玩家會看到墻上不斷涌出機器人,你的任務就是用手上的“槍”打爆它們。
HoloLens顯示的虛擬圖像都是實時生成并添加到視頻中去的,所以它們并不是玩家通過頭戴設備看到的最真實的圖像。另外,HoloLens的視野也相對較窄,這樣一來,玩家就只能看到其視野正前方的虛擬物體了。
而說到Lanier的項目,Jeremy Bailson(斯坦福大學交互實驗室的創會理事)則認為,想要提高多人聯機模式下的虛擬體驗,關鍵問題是運動追蹤。“對多人虛擬現實來說,最至關重要的就是精確無誤的追蹤每個人的動作,因為小小的誤差就會造成虛擬圖像的混亂,影響多人聯機的效果。”他說道。
未來,虛擬現實會在不同領域大展拳腳,同時他也認為微軟在HoloLens和其相關的研發上做的都很棒,“為這個項目而生的先行者就是Jaron,畢竟幾十年前他就開始探索這類技術了。”Balison相信。
無論是增強現實,還是虛擬現實都能為體驗者提供完美的沉浸式體驗,目前這類技術各大科技公司都在集中精力進行開發。國外Facebook、谷歌和索尼,國內3glasses等都在虛擬現實上有了一定的建樹,拿出了自家的VR頭戴設備和相關配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