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樂視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汽車項目進展,同時推出手機、電視新品。尤其此次樂視電視新品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因為這次電視新品不再在價格低上有爆點,而是恰恰因為尺寸大價格高成為業內的談資。
樂視推出120英寸電視uMax120,號稱全球最大3D、4K屏幕(3840*2160像素)電視,定價在49.99萬。樂視這次推新品電視與以往不同的是,并沒有引起友商們的排斥,反而還有廠商持歡迎態度,因為這次樂視電視新品做大了。
特別樂視把電視做大到120寸,看到“大”是未來顯示產業的核心發展方向。但有個問題來了,樂視電視尺寸是做大了,但價格卻做高了,這就有點不厚道了。有句話叫“視野決定戰略”:買電視也是如此。如果消費者只是知道有液晶電視可以選擇,那么100英寸、120英寸這樣的大屏幕就會成為“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因為這些產品售價都是幾十萬的天價——這有點高不可攀了。
在很多廠商看來,顯示尺寸面積做大價格也并一定高高在上。例如海信激光電視能夠打出100寸以上畫面,而且價格僅是樂視120寸LED電視的1/8。此外,經過新一輪的產品升級,海信激光影院在光學性能、畫質、智能應用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提升。售價仍然定位59999元,且用戶仍可享受5年超長保修期。
在海信看來,目前,激光顯示是唯一能夠在100英寸以上市場,提供滿足市場經濟性與光照環境下使用效果的顯示技術。同時,激光電視產品在色彩等關鍵顯示指標上還顯著領先于傳統的液晶電視技術。
更為重要的是,激光電視不僅是“大”中魁首,更是唯一適合普通百姓的“大”技術。為何這么說呢?80英寸的液晶電視最佳觀看距離達到5.5米以上,而激光電視100英寸只有不足3米——二者對消費者客廳面積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樣:液晶超大產品只能應用在豪宅之中;激光則可滿足“小家”的健康觀看需求。
“大”這是激光電視的核心優勢,但是這卻不是激光電視唯一的優勢。在色彩、反應時間、健康護眼等指標上,激光電視也全面領先。
比如,色彩這是今年彩電業最流行的話題。什么液晶的qled/量子點技術,OELD的原發光技術等,都在“拼命”鼓吹色域上的優勢。
在這個方面,激光和OLED技術類似,具有天然的色彩優勢——不同于液晶的色彩效果,幾輪不斷改進,極限狀態下才到今天的效果。相對而言,激光是更為年青的產品,其技術上不斷演進的空間和余地也因此更大、更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下一代數字電影院的放映機,也采用和激光電視相似的技術。
對比液晶等顯示技術,激光電視的另一個強項是健康護眼——這一點需要格外提及。為什么呢?因為電視機面積越大,健康護眼的問題就越會突出。因為顯示面積增加,會導致人眼相同時間內,接受到的顯示器的光學能量輸出更多。也就是說,同樣的護眼技術,60英寸液晶電視和32英寸液晶電視都觀看2小時,前者導致的眼部不適往往更為嚴重。那么可以想象120寸液晶電視,長時間觀看的話那將會對眼睛造成多大的影響,這點不知道樂視是否考慮到。
在100英寸這樣的大尺寸上,激光電視采用獨有的反射式光學體系,實現了對自然景觀光路的最大程度模擬。其技術與電影院的超大巨幕相一致,能夠最大程度關注消費者的用眼舒適度。而且激光電視也沒有液晶產品那種高能藍光污染:后者是最近年液晶顯示技術最受詬病的方面。
激光電視全面超越液晶電視的優勢還包括反應時間這個重要概念:實際上,在液晶、等離子、背投、OLED、CRT和激光等諸多顯示技術中,液晶的反應時間指標一直是拖后腿的。液晶畫面拖尾問題更是消費者最在意的一個天然缺陷。激光電視在這個領域可以達到和CRT、OLED等產品旗鼓相當,并超越人類視覺觀察的極限的反應速度。
綜上所述,在顯示尺寸、觀看距離、健康護眼、色彩、反應時間這些方面激光電視全面領先。而樂視此次卻選擇在大尺寸電視還選擇傳統液晶技術上,不知道樂視是如何設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