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家電行業風向標”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圓滿落幕,中外主流彩電廠商為世界各地的看官們呈上了一道精美絕倫的饕餮盛宴。參展廠商除了進一步推廣智能電視外,彩電制造企業在畫質、音質等基本視聽體驗方面增加了宣傳力度。中外廠商紛紛祭出最具話語權的顯示技術,革新產品觀看體驗。從LG深耕OLED,長虹發布全球首款曲面量子點電視,到成立UHD超高清聯盟,“超高清”無疑成為展會關鍵詞之一,也預示了未來一年彩電圈變革的主流方向。
回望2014年彩電市場,受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行業發展放緩影響,彩電的需求動力逐步減弱。同時,家電下鄉政策的退出,造成彩電市場規模的正常性收縮。加之線上市場的迅猛增長對線下市場需求形成分流,2014年,彩電銷售額與銷售量下滑明顯。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據顯示,2014年平板電視銷量約4200萬臺,同比下降6.7%,出現近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2014年彩電總體市場遭遇寒冬,但全年4K電視銷量卻高達800萬臺,整體占比接近20%,關注度占比增幅近35%,一度成為中國彩電消費市場主力,可謂“叫好又叫座”。而從中國市場的彩電品牌在2015年元旦促銷中主推4K電視的產品布局來看,各廠商的競爭策略也可見一斑。筆者認為,隨著整個產業鏈的日趨成熟,4K電視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高,預計2015年中國4K電視的銷量將達到1809萬臺,全球4K電視市場還將以135%的增幅飆升,達到2990萬臺,成為市場紅利的最大收割者。4K電視普及“戰役”將在新的一年全面打響。
加碼內容產業鏈 突破4K片源瓶頸
此前,因國內嚴格的網絡視頻內容政策監管、網絡帶寬制約等因素,使得中國4K片源的開發和傳輸技術明顯落后于4K顯示技術的發展速度。但隨著4K電視逐漸普及,整個4K生態系統也被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廣電、樂視 <http://detail.zol.com.cn/digital_tv/letv/>、百視通、優朋普樂、航天數字傳媒等主流內容方都在4K片源拍攝及采編、信號傳輸、片源解碼、內容儲備等環節加碼布局。加之中國大陸網絡寬帶的大幅升級, 可以說4K產業鏈從顯示、內容、傳輸到本地播放均已全部布局完畢。在剛剛落下帷幕的CES展上,由好萊塢電影公司、消費電子品牌、內容發行商、后期制作及科技公司等上下游廠商共同組建的UHD超高清聯盟正式成立,將通過實施新標準,支持包括4K和更高的分辨率、高動態范圍、更廣色域在內的顯示技術創新。
近日,四川電信也聯合長虹、優朋普樂等主流彩電及內容商進行了電視4K專區上線首發活動,將內容商、運營商、平板電視制造商等全產業鏈進行了有機整合,全面助力打造更極致完美的視覺體驗 <http://search.yesky.com/search.do?wd=%CC%E5%D1%E9>。在2015年,4K內容將會以更加驚人的速度豐富起來。
4K成“百搭” 與新型顯示強強聯合
隨著電視“觀看”本質的回歸,彩電屏顯技術革新也逐漸成為驅動新一輪彩電產業升級的主要力量。2014年的屏顯行業可謂百花齊放,曲面、OLED、量子點等新型顯示技術層出不窮。由于新技術的產生、發展和普及固有的周期性,將其與已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的4K顯示技術相融合,成為不少新型顯示技術廠商的共同選擇。
而當4K與這些新生的“高大上”顯示技術融合在一起時,其所指向的市場空間便有了更廣闊的選擇。如三星、索尼等彩電廠商在2014年就陸續推出多款配有曲面顯示屏的大尺寸4K彩電,無疑成為最吸睛的彩電產品。近日,TCL更是開創了“量子點4K”電視的先河。筆者認為,隨著長虹、LG等主流彩電企業的加入,2015年將會有更多款搭載有量子點技術和4K技術的彩電新品問世,有望帶動新一輪顯像技術潮流。
而4K與“下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的融合卻顯得曲高和寡。因價格高昂、良品率低等弊端,使得OLED產品在問世一年多以后依舊不溫不火。近日受量子點等顯示技術“黑馬”的沖擊,擁有4K超高清顯示的OLED產品的普及之路更顯步履維艱。但隨著面板產能的提高,OLED的生產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如能克服價格這一難關,4K OLED產品有望迅速占領市場。據筆者預計,到2016年OLED電視價格會降至富有競爭力的水平,2015年極有可能成為4K OLED電視爆發前的預熱期。屆時,將會有更多的企業推出4K OLED電視,真正讓超高清電視過渡到OLED時代。
彩電高端化 4K也需“里應外合”
對消費者來講,超高清智能電視不僅僅是電視,而是一個大屏超高清互動平臺,可以衍生出娛樂、社交、休閑等多樣化的需求。因此,兼具大屏、超高清的高端產品逐漸成為市場的寵兒。而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假期中,UHD、50+、智能電視產品的滲透率分別達30%、35%、68%。高端彩電產品持續攀升的滲透率也為未來4K電視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突破口。現在電視品牌的競爭并非是硬件或者內容單方面的,而是包括內容、模式、產品等要素在內的的綜合比拼。唯有“內外兼修”的電視產品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市場。
(圖表來自奧維咨詢)
同時, 4K產品經過兩年的發展融合,普及已是大勢所趨。在用戶觀看體驗至上的時代,未來4K顯示技術在加碼更輕更薄的硬件技術投入的同時,內在也要做足功夫。進一步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增加消費者黏性,力求為用戶帶來不斷升級的人機交互體驗,在互動性上給予消費者更加便捷的操作,內容上滿足更多不同類型的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