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月小米和樂視兩個彩電新品牌同時發力:樂視宣布9.19當天實現10萬臺超級電視銷售記錄,為國內單日銷售量的最高記錄;小米電視2則啟動音響和主機的分離銷售,以及配送范圍從105個城市升級到202個。
為何是9.19
“金九銀十”一直是彩電市場的銷售旺季。十一黃金周7天內也是傳統彩電企業全年單日銷售高峰日期。小米和樂視選擇9月19日展開新一輪營銷攻勢,本質是和傳統彩電企業搶奪“金九銀十”市場。
根據奧維咨詢(AVC)數據調查顯示:2013年金九銀十,中秋、國慶黃金三周(9月16日至10月6日)國內彩電市場整體銷售規模624.2萬臺;2012年這一數字更是高達631萬臺。占全年彩電市場比例超過12.5%,占下半年彩電消費市場比例超過五分之一。
然而,2013年中秋到國慶三周內,線上電商渠道彩電銷售量29.8萬臺,雖然同比上升50.5%;但是僅占全年線上渠道580萬臺銷量的5.1%。
這一數據說明,電商彩電銷量在傳統金九銀十季呈現一個特殊的低點和弱勢。這是因為,一方面電商購物不受黃金周放假時間的限制,可以任意時刻瀏覽選購,這平攤了全年電商市場的銷量數據;另一方面,電商有著自己的例如光棍節雙十一等特殊的節日旺銷季。但是,即便如此,主要依賴于電商渠道的小米和樂視也不會心甘情愿的與“彩電金九銀十”失之交臂。
10萬臺銷量,樂視的數字營銷
一天10萬臺的銷量三四億的銷售額,而且幾乎全部是通過電商完成。這一數據對于彩電行業委實不小。以過去20年彩電行業保持的年度內銷5000萬臺上下的規模計算,平均每日也就13.7萬臺——這一數據還要分配給超過10家主流彩電品牌。
那么,樂視一天就10萬臺,豈不是把整個彩電市場“包圓”了嗎?事實上,這個數據沒有那么可怕。樂視創造一天10萬的數據的原理是“饑渴營銷”。
包括此前長達半個月的廣告投入、高達1億的優惠和贈品資源,以及與很多消費者喜歡金九銀十選購彩電的傳統消費規律的配合……諸多因素綜合起來才形成了這個一天10萬的數據。與樂視上半年彩電銷量71萬臺的數據比較,10萬臺接近一個月的數量。考慮到,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的核心購買區間在十一前后,而不是9.19;同時樂視下半年市場份額依然處于增長態勢之中,一天10萬將是一個比較可信的數據。這個數據大致會相當于樂視9月份總銷量的6-7成。
既然,樂視一天10萬的本質不是一天內就憑空冒出10萬臺的需求,而是一個饑渴營銷的積累效應,那么樂視為什么要制造這樣一個“消費節點”呢?答案是“廣告效應”。
上文提到,金九銀十是傳統彩電市場的銷售旺季,但是卻又是電商市場占比的低潮,樂視和小米9.19動作都是想改變這一現狀。這就需要,制造市場賣點,在十一黃金周真正到來之前,在包含十一假期和此前九月最后兩周的時間內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因此,小米擴容配送和降價;樂視創造銷量紀錄就成了最好的“口碑傳播”工具。能證明這一“陰謀”存在的證據是:樂視10萬這一數據,以及小米9.19配送擴容消息的廣泛傳播。
9.19是否會成為另一個“電商節日”
傳統彩電有金九銀十,天貓有雙十一,9.19是否會成為電商彩電的一個節日呢?就如同9月是蘋果粉絲的節日一樣呢?
這個問題現在還無定論:明年919樂視還會不會推出如此大的營銷活動,還需要金九銀十最后三周時間銷量數據的檢驗。如果樂視或者小米覺得“這項投資可靠,并收益可觀”,9.19就有可能成為電商彩電的一個“歷史傳統”。甚至,蘇寧、京東等平臺也會加入進來。
但是,無論未來的919會怎么樣,至少今年樂視和小米已經決定加入金九銀十的份額分割戰。這都將導致今年國慶黃金周彩電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市場更有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