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要自己打造視頻平臺,并聲稱完全可以顛覆新媒體,底氣從何而來,風險幾何?
來自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廣電廣告收入雖然達到創紀錄的1302億元,但同比增幅僅為2.52%,同一指標在2010年曾達24.04%。廣告去哪兒了?自然是互聯網廣告。越來越多的廣告正從電視臺轉移到視頻網站。為自保,湖南衛視決定切斷優質節目外流,要通過網絡獨播等一系列手段打造從內容生產、傳播、銷售、用戶維護全產業鏈,構建“芒果”生態圈。
湖南衛視在原創內容、受眾覆蓋以及品牌效應等各方面均在各大衛視中處于領先,同時其諸多優質節目,如《天天向上》、《超級女聲》、《百變大咖秀》、《快樂大本營》等等,也成為紛紛被視頻網站高價競購。然而,與網絡版權費相比,節目吸金能力更是強大。舉個例子,愛奇藝以上億元價格拿下《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網絡獨播版權后,很快便宣布銀鷺以6600萬元的價格獲得其獨家網絡冠名權,一舉收回近三分之一投入成本;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品牌廠商“覬覦”著貼片、植入等廣告合作形式。顯然,對湖南衛視而言,收回網絡版權費自己經營,應該能賺到更多錢。
不過,芒果TV要想擴大影響力,僅靠湖南衛視節目難以支撐,勢必要采購更多版權內容。即便不差錢,與視頻網站已決裂,與其它衛視又存在競爭,從哪兒買?
現在距離湖南衛視2015年合同期滿收回網絡轉播權僅剩半年,而目前的芒果TV遠未盡如人意。據媒體報道,試水獨播的《花兒與少年》播出兩期,遭到不少網友吐槽,比如搜索不優化,入口不明顯,手機及PC、iPad并沒有完全打通,電視直播時PC端不提供網絡直播服務等等。
此外,人才,帶寬,運營等一系列問題,對湖南衛視而言亦是挑戰。
湖南衛視此舉會否引發其它衛視跟風?
有報道稱,湖南衛視意欲聯合其它衛視共同抗衡視頻網站,且江蘇衛視已有所行動,將所有資源打包賣給了一家網站;浙江衛視似乎也有意跟進;而在此之前,中央電視臺已決定不再向任何視頻網站開放巴西世界杯直播權,只通過自家CNTV播出。
不過,與全國更多電視臺相比,上述四家均處在一線陣營,它們共同點在于:每年都會推出收視排名靠前的節目,不少節目甚至已具現象級意義:湖南衛視與央視自不必說,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同樣了得,同時這些節目均已積累了極高的觀眾忠誠度。這些優勢既成為湖南衛視敢于宣稱網絡獨播的資本,同時也是其它二三線衛視統戰的障礙。事實上,即便是僅遜于湖南衛視的浙江衛視,也希望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各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當然,即便對湖南衛視而言,收回網絡轉播權并也不意味著將終止與視頻網站的合作。對于更多衛視而言,除非節目足夠優秀可以選擇獨播,更多節目為擴大影響力則依然需要與視頻網站深度合作,要么分銷,要么聯合制作。
少了湖南衛視那些牛氣哄哄的天價節目,視頻網站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獨播”已成為視頻網站之間競爭的最大籌碼之一:樂視獨播《我是歌手》第二季,愛奇藝獨播湖南五檔節目。雖版權堪稱天價,但據部分已公布的數據來看,廣告收益更是可觀。若失去衛視節目轉播權,視頻網站勢必會在受眾量及收入方面收到影響。
由此,視頻網站不得不尋找更多出路。比如自制。今年幾乎所有視頻網站都將“自制”提升至戰略高度,不惜投入重金打造自制節目。目前看來,成效頗為顯著,不少視頻網站的自制劇無論在點擊率還是廣告收益方面屢創新高。
此外,視頻網站在版權采購方面日益多元,比如海外版權。搜狐主打美劇,土豆主打韓劇等等。渠道多元也可緩解部分沖擊。在阿里入股優酷土豆之后,視頻網站進一步進入寡頭競爭格局。如何在與電視臺的競合中站穩腳跟成為大家應共同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