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顯示市場歷來是顯示企業(yè)的必爭之地,例如會議室顯示、數字告示、液晶拼接墻等。但是,2012年以來增幅最大的商顯細分領域卻是“教育”市場。
教育市場能量有多大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校生規(guī)模達到2.5億,為美國總人口的80%以上。這還不是教育市場的總規(guī)模,各種社會和在職培訓機構的年度課時數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數據顯示我國培訓機構數量已經達到了14.4萬家。這些因素已經促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教學器材和設備市場。
教學市場中比較適應于液晶顯示產品的領域是普教市場,小學、中學、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以及幼兒教育。這一領域涵蓋了一個人主要的受教育階段。其中,我國擁有0.99億小學生,初中生的入學率超過九成,高中生入學率超過45%,幼兒園普及程度也已經超過6成。這些數字加起來是一個超過2億的巨大市場,幾乎接近德國、法國和英國的人口總和。
龐大的基礎教育人數,也就意味著巨大的基礎教學顯示需求。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尤其是在拼接墻市場、數字告示市場成長逐漸減速的背景下,搶奪教育市場正在成為一個新的行業(yè)熱點。
教育應用更是高端市場
對于商顯領域而言,教育市場不僅僅是一個“大”市場,還是一個高端市場。
教育顯示往往需求大尺寸顯示產品。例如統計數據表明,2012年以前教育顯示領域銷售最多的尺寸是55英寸及其以下液晶產品。然而2013年,65英寸產品在份額上已經和55寸拉開差距,不足50寸的產品幾乎不再出現。產品大型化是液晶顯示教育應用的客觀需求。即便是中小學普教市場,面對35-45人的教室,最理想的顯示產品應用尺寸也是65-85英寸。對比2012-2013年同期,彩電產品的核心銷售尺寸則是32-46英寸。
不僅顯示設備大型化是教育市場高端地位的標志,觸摸化更使得教育市場產品銷售的單價遠高于普通產品市場。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觸摸屏的60寸液晶電視價格多數在12000元左右,但是同等尺寸的普通家用液晶電視主流價格只有6000-8000元。采用觸摸屏技術,是教育市場顯示需求的一大特點。從長期發(fā)展看,教育顯示具有全面觸摸化的趨勢。
教育市場顯示設備的高端化,還是與教育教學應用的智慧化同步發(fā)展的。以網絡教學為特點,以互動為主要表現手段,以多種傳感器設備的應用為特色,結合必須的軟件、教案素材,智慧教育正在成為取代傳統“多媒體”教室的新趨勢。這將使得教室顯示應用必須以軟硬結合、服務為主的整合方案出現,這將為商顯企業(yè)進一步提升“教育市場”的想象空間。
技術進步推動教育市場發(fā)展,液晶顯示成本下降預期大
過去數年,液晶顯示技術的成本下降都在1成以上。以彩電領域銷量最大的32寸和42寸產品為例,其市場價格已經只有10年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液晶產品價格的下降,促進了大尺寸產品應用的普及。教學市場平板顯示需求尺寸從最早的42寸、55寸、發(fā)展到今天65寸為主,核心的推動力就是產品價格的下降。
價格快速下滑的不僅有顯示產品,也包括觸屏功能的組件。2010年之后,手機屏幕的大型化和平板電腦的普及、普通筆記本和臺式電腦部分產品的顯示觸摸化,使得全球觸摸面板行業(yè)投資進入一個高峰期:一方面,以6代線為代表的表面貼合產品投資加大,為大尺寸觸摸顯示提供了必要的資源。一張6代線玻璃基板正好切割一塊70-80寸觸摸屏,或者兩塊65寸觸摸屏。
另一方面,in-cell和on-cell技術在半導體顯示面板上的應用力度加大,更使得8.5代線可以切割大尺寸觸摸顯示單元,例如110英寸的產品。三星OELD手機和平板電腦即主要采用on-cell技術的觸摸屏。
此外,用印刷工藝取代部分光刻工藝,也是觸控面板提升原材料利用率、簡化制程、提升生產線效能、減低成本的有效方法。目前包括臺灣工研院與小森機械兩家企業(yè)已經有相應技術產品的實驗。
觸摸面板產品不同技術路線下產品產能的增長和大型化,促進了相應產品的普及和價格下降。研究數據表明2013年是觸摸屏市場價格的轉折年,此后該產品價格將進入一個快速下滑通道。數據顯示,到2018年觸控行業(yè)產品均價有望較2012年下降一半以上。
除了觸摸面板的液晶顯示產品,紅外觸控技術近年來的高速普及,也是液晶電子白板的一個重要“產品實現”途徑。紅外白板技術與液晶顯示結合,能夠提供任何顯示尺寸的、更為經濟化的多媒體教室解決方案。該技術的核心特點是成本更低廉、同時不受觸摸和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yè)上游技術的限制,并可以支持投影和液晶平板等完全不同顯示技術。該類產品適用于以互動為主、書寫需求一般的應用領域。目前紅外觸控產品憑借成本、維護和上游供應優(yōu)勢,在白板市場正在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無論是應用觸摸屏技術還是紅外技術,液晶電子白板顯示產品的成本下降預期都高于主要競爭產品:投影。目前投影在教育市場的應用以3000元上下的產品為主,這一價格趨勢在09年之后就已經形成,并基本穩(wěn)定。雖然近年來投影產品核心教育市場應用實現了800*600分辨率向1024*768分辨率的提升,但是關鍵顯示效果指標,亮度卻沒有發(fā)生變化:2500-3000流明為主的應用依然是阻礙投影顯示效果的關鍵因素。由目前技術看,如果教育市場投影產品亮度指標提升,則意味著其產品成本和售價提升。這對于其和平板的競爭不是好消息。事實上,更強的價格下降預期,是行業(yè)對平板產品在教育市場保持更高速發(fā)展的信心所在。
投影短期優(yōu)勢不可撼動,液晶成長靠增量
更高的成本是液晶顯示在教育市場應用的主要瓶頸。雖然這兩點都在改善,但是短期內投影產品依然是教育用戶的首選。
研究顯示,五六年內教育白板等顯示應用市場可望保持31%的年均增速,并在2018年實現170萬臺的市場規(guī)模。其中,液晶類產品將保持平均39%的增速,市場規(guī)模從現在的年16-18萬,上升到70-90萬臺. 平板和投影在教育白板市場擁有持平的市場銷量份額也會在2018-2020年出現。銷售額持平則會早1-2年實現。屆時整個教育市場白板產品年度規(guī)模可望達到200萬臺,年產值250-290億。但是即便這一目標實現,距離“每個教室都有電子白板和顯示設備”,依然還具有百萬臺的年銷售規(guī)模差距。
由此可見,將教育市場作為商用顯示產品的一個“金礦”,核心是該市場在教育現代化政策的支持下,所具有的“高速成長性”:基礎薄弱、規(guī)模巨大、投入和建設決心堅決,這是教育顯示市場、及其觸摸產品市場的最大特點。這也就決定了未來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教育顯示市場基本是“增量市場”的競爭。除了品牌集中度較高的投影和投影類白板產品外,教育顯示的液晶產品市場的品牌林立的局面不會改變。
以增量市場為主的競爭,極大的降低了市場競爭難度,有利于更多企業(yè)的參與。教育液晶顯示領域,眾多的彩電、專顯品牌則可藉此機會大顯身手。該市場的增量成長,也意味著教育顯示行業(yè)將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型”市場。這也是教育行業(yè)自2012年以來成為眾多商用顯示企業(yè)必爭之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