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彩電市場的日益火爆,以及智能電視的廣受關注,除了康佳、TCL、長虹、創維、海信等主流傳統彩電廠商紛紛發力之外,具有深厚互聯網背景和IT背景的小米、樂視、聯想等企業也開始加速涉足智能電視市場,并以超低價格搶占彩電市場份額。
據筆者了解,早在去年9月份,小米就推出了首款47英寸電視僅2999元的超低價。一款高配置的47寸3D智能電視的售價只有2999元,無論小米出于怎樣的策略和商業模式,這個定價都足以讓整個彩電行業為之“恐慌”。因為他不僅是最低價,甚至更是成本價。
讓整個彩電行業為之“恐慌”還不止是小米,互聯網視頻大佬樂視也全面發力,于去年10月份正式發布了50英寸超級電視S50,該款電視最大的吸引點同樣是價格,相比小米2999元的智能電視,樂視50寸智能電視2499元的定價,顯得更不可思議。
樂視CEO賈躍亭表示,S50的價格擊穿50英寸智能電視的市場價格,樂視作為互聯網企業進入電視領域的開創者,從此前被行業質疑、嘲諷和觀望,到如今其他互聯網企業一窩蜂跟進。S50的推出是開創的繼續,將互聯網模式引向深入,并加速了用戶家庭生活的互聯網化、大屏化進程。
另外,在價格方面同樣也具殺傷力的還有聯想。據了解,聯想在今年4月份率先推出了被譽為“終結者”的S9智能電視,該系列電視推出的新品共有三款型號:50寸4K版S9,定價4999+399元;40寸4K版S9,定價3499+399元;50寸FHD版S52,定價4999元(399元為視云影院12個月服務費)。
除“低價”外,“互聯網新軍”打出的第二張牌便是“4K超清”。雖然4K電視有超高清分辨率,但滿足此分辨率的內容卻較少,大部分傳統電視廠商還是將2K內容轉換為4K,但畫質遠遠達不到4K標準。面對4K內容問題,樂視TV方面表示,將有望通過引進和自制兩條路來增加4K內容;聯想此前也曾透露,已有200部4K內容。
不過,在互聯網企業大肆力推低價智能電視的同時,消費者對其質量方面也頗為擔憂。據筆者日前從相關新聞方面獲悉,不少消費者投訴小米電視2在使用過程中黑屏、閃屏,彩色線條等問題頻繁出現,且來自用戶論壇的調查顯示,小米售后客服的服務質量無法保障用戶權益。
由此相關專家也均表示,互聯網企業進軍彩電市場,雖然在價格方面具有不小的誘惑力,但只靠低價占領市場,而忽略了智能電視產品售后服務和品牌建設,很難贏得消費者的口碑,未來前景也不會很明朗。因此,筆者認為,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彩電市場,只有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低價智能電視才會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