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電視的火爆,智能家電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能夠與其它家居設備互聯組成系統。從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可以預測,智能家電最終能否被用戶接受,取決于用戶體驗與產品價格。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未來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美元以上。如此龐大的市場,很難有企業不動心。
據市場研究公司Juniper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330億美元,較2012年的250億美元增加32.0%。同時該機構還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710億美元,如果市場規模能夠保持目前的穩定增速,那么在四年之后勢必將突破這一預測值。
近幾年來,小米、樂視和百度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強勢跨界涉足家電行業,打破了電視領域長期以“硬件”為核心的模式,讓傳統家電行業感受到不小的壓力,紛紛思考轉型某新路。
今年,海爾、美的、TCL、長虹等家電巨頭紛紛發布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戰略,海爾智能家居U-home系統在海爾地產旗下的青島東城國際建成;美的地產將借力美的智能家居,推美的智慧生活社區;TCL集團[則與參股企業深圳花樣年合作推廣智能家居;長虹置業也會與四川長虹一起打造智慧社區。經過多年發展,智能家居已經形成以芯片、傳感器和互聯網為基礎,涉及家電、電器、開關、廚衛、家居安防等生活領域,該市場正在逐漸落地,走向大眾用戶。
智能家電產品如智能電視,這類產業和傳統電視產業最核心的區別在于智能電視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表現出互聯網盈利模式的特點,這是產業發展在商業模式上質的不同,而且智能電視從集成的視頻內容生態中獲取更加持久的利潤。到目前為止,企業大都開始加強用戶交互、大數據分析,將注意力放在用戶數據的獲取、用戶更好體驗的提供。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智能是家電產品發展的一大趨勢,而智能家電能不能被市場接受,要看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消費者是否愿意為智能產品埋單。而價格因素也會影響其發展。隨著技術發展、批量生產以后,智能家電的價格也會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逐漸平緩下來。未來,誰將最后勝出,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