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7月1日,三星SDI(Samsung SDI Co Ltd)宣布,公司計劃在11月30日以前終止所有的等離子顯示業務——該消息導致SDI股價上漲2.47%:這反映出市場對等離子產品停產消息的“歡迎態度”。
從全球看,自06年開始,等離子和液晶的次世代顯示技術路線之爭已經明朗,自此之后先后有先鋒、日立、松下和現在的三星停產等離子顯示產品。其中,去年新聞消息稱松下決定停止等離子事業,對該技術具有“死刑宣判”的意義。松下是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顯示制造商、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全球最大的市場占有率和歷史上最大的產業投資。日本經濟新聞6月21日報導,松下計劃將在明年春季前將位在日本大阪府茨木市工廠60%的土地面積賣給大和HOUSE工業株式會社。該工廠主要制造等離子面板和電視機,曾經是松下等離子大王的“王座”。
事實上,自08年后,全球主要等離子電視制造商,松下、三星和LG都處于“等離子減產”的通道上,三者的等離子面板產能均處于下降通道。2010年之后,更是進步部分產線關停階段。現在三星全面終止這一技術下的顯示業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發展結果。
目前,顯示市場已經將關注的焦點轉向液晶和OLED技術的競爭上。三星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小尺寸OLED面板供應商。采用該技術的三星手機和平板電腦,幾乎贏得了和蘋果同類產品相當的市場認可,是整個三星集團最大的利潤來源。隨著OLED技術的進步和逐漸成熟,已經處于減產通道、沒有新研發資源投入的等離子技術自然會告別歷史。
不過,給等離子技術“送上死亡的裹尸布”的不是新興的OLED,而是他的老對手液晶。最近三年來,4K液晶技術基本成熟,2014年2季度國內市場滲透已經超過2成。4K液晶主要面向50和60英寸級別的大尺寸市場——這也是傳統等離子電視的主要市場。但是,礙于技術上的先天劣勢,等離子技術無法在可承受成本內實現對應尺寸的4K顯示。在這樣的背景下,等離子的淘汰過程,必然加速進行。
作為全球第二大等離子企業,三星的撤出,對于等離子下游顯示產業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方面,家用或者工程顯示領域,等離子技術的認知將進一步下滑。另一方面,短期內,三星空出的市場,將有益于延續其它企業等離子產品的生命期限;但是,長期看,失去更多巨頭的支持,等離子產品已經是“強弩之末”。
雖然,在拼接墻顯示上,等離子還有液晶不可替代的優勢,例如接縫更下等。但是等離子拼接產業的規模非常狹小,難以維持哪怕一條“等離子量產線”的運行——也就是說,拼接墻市場支撐不了等離子技術的生存。這也是,全球第一的松下、第二的三星兩大等離子巨頭,自始至終都沒有推出“等離子拼接墻”產品的原因。
等離子停產,對于顯示業績是一個好消息。去年松下停產等離子的消息,在股市上的反響是積極的;今年三星的動作也得到了股價積極的回應。因為,市場認為,停產一種過氣、沒有前途的產品,意味著更多的經歷和資源可以用在“時髦而擁有更好的未來”的產品項目的投入上。比如,三星2014年空前的加強了4K液晶的投入,并進一步加大了OLED中小尺寸線的建設力度。——這些顯示技術代表未來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