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電總局網絡司下發立即關;ヂ摼W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的函,通報批評華數和百視通兩家公司平臺的機頂盒產品,擅自安裝APP、各類視頻聚合軟件和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現象。
對此,更多的業內聲音聚集在,廣電部門的監管是否過于嚴格、嚴格監管與行業創新的沖突,卻忽略了這種嚴格監管背后的“社會價值”。
可以設想這樣的情形,電視機頂盒隨意安裝軟件、隨意播出內容,通過APP或者OTT,色情內容、暴力內容、非法宗教內容、暴恐煽動性內容、迷信邪教內容、境外敵對勢力鼓動性內容肆意傳播,并在最大的視頻和新聞終端電視機上,不分男女老幼、尤其是針對小孩、未成年人、中小學生隨意傳播,其社會危害,會遠大于“所謂的創新帶來的商業價值”。
最近,一家名為“快播”的知名網絡視頻服務企業被查處。最主要的問題集中在非法版權內容、非法境外內容,以及天文數量的色情內容上。而這家公司,去年也曾推出過“機頂盒產品”,并取名小方。
這還是所謂的知名公司、正規企業,尚且存在如此嚴重的管理經營問題和內控漏洞。互聯網上海量的不知名公司、小企業,如果能夠隨意的進入TV市場,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實際上,從07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就開始加強互聯網、互聯網電視平臺內容的監管,并每年舉行主要針對色情等非法內容的互聯網整治執法行動。目前,廣電總局對機頂盒產品上,非法內容通道的批評和制止,只是這一連貫政策和司法問題的延續,并不具有“需要特殊解讀”的背景。
對于,相應行業的從業企業,則不應該眼光緊緊的釘在一個“錢”字上,所有的目的都以經濟利益為中心,而忽視TV平臺作為社會傳媒的核心力量的重要“社會價值”。尤其是要思考,面對很多未成年人、欠缺分辨是非能力和資源的普通觀眾,如何構建一個“安全有效、干凈純潔”的“TV視聽凈土”。
假如,一些企業不能嚴格自律:就像那些在今年凈網行動中被查出的企業、被點名的企業和平臺,那么社會需要一個“TV視聽凈土的底線”和最后屏障——廣電部門的嚴格監管,就是這樣的一道屏障和底線。
但是,筆者認為,廣電總局此次的處理還是“欠了火候”:既然違法、違規事實成立,潛在社會危害巨大,就不應該是簡單“批評整改”。更嚴厲的處罰、經濟處罰,對非法的視聽平臺的處罰、對非法內容提供者的處罰、對版權方,著作權方的處罰,應該一條龍的“鏈式執法”,嚴格監管。
所謂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TV視聽凈土被污染了,再去想廣電總局的“環保職能”;只有及時撲滅星星之火,才能不出現“燎原”的危機。請相應監管部門,在個別企業難以自律的背景下,一定要守護好TV視聽這片“老少皆宜”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