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米、樂視、阿里等互聯網企業高調進軍智能電視市場,積極搶奪客廳。面對競爭,2014年彩電市場,因互聯網企業的蜂擁而至產生不少變數,最終誰能勝出,從而引領整個彩電產業的發展潮流和方向?
2014年1月15日,由海信牽頭起草的中國智能電視行業標準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式發布,從而終結了能電視發展多年來“無標準可依”的裸奔式狀態,為智能電視市場的良性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價格廝殺
日前,樂視再度推出了一款70寸的超低價格智能電視,延續自去年以“低價格殺入電視機行業”風格。此前,小米電視、百度愛奇藝電視、阿里電視等均是以“低價格”沖擊彩電市場格局。隱藏在這些企業“低價格”背后的商業模式則是基于單一線上的“軟件體驗+內容付費+娛樂游戲+廣告點播”的盈利體系。
“就樂視等企業的智能電視商業模式來說,在中國家庭整體缺乏內容付費消費習慣,并對電視廣告逆反情緒的背景下,其商業體系沒有形成閉環。更重要的是,其商業主要依托線上,而缺乏來自線下的大服務體驗,比如配送、安裝調試及產品維修,最終會造成用戶全程消費體驗的斷裂。”資深產經評論員洪仕斌如是說。
當樂視、小米等新進軍頻頻以“低價格”為突破口發起智能電視變局戰時,在“低價格“背后的創新商業模式并未形成閉環。相反,作為連續十年稱霸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并高居中國智能電視市場第一的海信,則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聯網創新整合,創造了全新的產業門檻和商業體系。
早在2008年,海信在國內率先搭建互聯網電視運營平臺;2010年,海信首家推出自主開發的HITV-OS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和海信APP應用商城;2012年,海信在芯片、軟件領域收購控股了加拿大、美國的研發團隊,搭建起智能電視軟件平臺和云平臺,具備了安卓深層開發能力。
2013年4月,被譽為“全球最快互聯網電視”VIDAA TV在海信問世,該產品以“四鍵直達”的顛覆性操控設計,在引發“智能就是簡單”的互聯網電視設計風潮同時,也讓眾多用戶體驗到海信在互聯網時代整合用戶思維的系統創新能力。
“2013年,小米、樂視、阿里等互聯網企業高調進軍智能電視市場,積極搶奪客廳,他們突然發現,早在這一年年初,海信已經以很強的互聯網思維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并借助線上線下、硬件軟件內容、銷售服務一體化的互聯網商業模式率先發起了對客廳的爭奪。”資深互聯網人士指出,所謂互聯網用戶思維并不是互聯網企業獨有的,像海信這樣與用戶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企業同樣了引入了這一基因。
顛覆者VS被顛覆者
在剛剛過去一年,海信通過“硬件+軟件+內容”與“研發+制造+營銷+服務”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全面貫通,并引入“大服務”思維,VIDAA TV定期在線升級、全品類家電30天包退包換,開創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全新商業體系。
與樂視的內容收費相比,海信以“開放、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與內容提供方CNTV、華數、優酷、奇藝、樂視、PPTV等國內主流牌照方和內容運營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提供的網絡視頻資源累計已超過125萬集,均不向用戶收費。
即便是在最愛年輕消費者歡迎的電視游戲上,2013年,海信共上線游戲4225款,海信游戲專題累計下載量達325萬次、累計運行量達8479萬次、累計運行時長達1125萬小時,在中國智能電視產品的游戲類應用中全面領先。
似乎“姜還是老的辣”。2013年海信VIDAA TV上市半年多的時間,銷量就突破了100萬臺的規模,來自海信運營中心的數據顯示,這一顛覆式智能電視的用戶網絡激活率為92.2%,高出行業平均水平40%,并帶動了海信智能電視的整體激活率超過80%。
海信通過對傳統電視體驗模式的顛覆,將簡單和智能融合,將顯示技術與軟件內容融合,將技術創新與服務創新融合,從而走出了一條有別于傳統家電企業和傳統互聯網企業的新路徑,也拉開了2014年中國彩電產業變局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