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彩電品牌都有成為“喬布斯”的夢想,而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互聯網企業的沖擊下,傳統彩電品牌逐漸走出了原有的模式,開始走向互聯網模式:充分聽取用戶聲音,快速試錯,快速迭代。
互聯網思維改變著時代,也拷問著傳統彩電產業——互聯網思維帶來的是沖擊還是機遇?互聯網思維將顛覆傳統產業還是將加速傳統產業的升級?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傳統產業,意味著更大的風險還是更好的發展?這些都是中、外彩電廠商已經遇見或者即將面臨的問題。
互聯網用戶定義產品
相信每個電視品牌都有掌握行業話語權的想法,而在實現這一想法的過程中,互聯網電視品牌走了更徹底的互聯網模式:充分聽取用戶聲音,快速試錯,快速迭代。其中,創維、長虹、康佳、夏普、三星、海信、海爾、TCL、聯想和樂視這些新、老品牌在電視行業更新換代的時候表現的非常積極,反應靈敏。
過往,新品電視上市之后,性能和操作系統均已固化,就算發現任何問題也只能到下一版電視里解決。在互聯網電視品牌樂視和小米等刺激下,這種模式又向前推進了很多:彩電品牌一年有一次大的新品發布會,在一年中,部分品牌還會陸續推出升級版的應用或新品。
之于互聯網速度而言,這還遠遠不夠。就拿樂視電視來說,它的操作系統UI每月都會有部分功能進行更新。它一改傳統手機系統“閉門造車”的模式,完全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樂視電視團隊的一大工作就是泡論壇,廣泛收集論壇上粉絲的反饋,根據這些反饋來解決bug,推動升級。同樣,樂視團隊也會充分收集來自微博、論壇等各個平臺的用戶反饋,快速迭代。
眾多的樂視TV用戶成了樂視超級電視研發的外援團,每天大量對電視機的需求、意見、建議,都會通過微博、微信、論壇的渠道傳遞給樂視,根據不同需求,樂視TV的系統每月都會進行更新,每次更新都會發布幾個甚至十幾個功能,這其中很多都是由用戶提供的。樂視從發布X60之后,繼續發力推出了70寸的超級電視和50寸的超高清電視,給傳統彩電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互聯網思維改善行業
在我國,傳統彩電行業做得并不成熟,嶄新的互聯網模式的涌現,正好為轉型發展提供了難得機會。互聯網思維與傳統彩電產業的對接,會改變傳統彩電品牌的商業模式。從結果看,大致會產生這么幾個效應:長尾效應、價格戰效應和迭代效應。
互聯網的商業邏輯是,當你擁有足夠多的用戶之后,盈利模式將指日可待。樂視的成功,倒逼傳統線下渠道的彩電品牌開始規劃新改革方案,樂視互聯網模式無疑是成功的,而其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于在互聯網時代,用互聯網所特有的思維方式進行產品研發和營銷,讓口碑借助強大的互聯網平臺進行廣泛而有效地傳播,同時通過用戶體驗將互聯網用戶轉化為粉絲經濟。
互聯網思維開放、互動的特性,將改變彩電制造業的整個產業鏈。傳統制造業自動化、柔性化、模塊化程度有望大幅提升,進而讓低成本的定制化生產成為可能。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傳統彩電企業在互聯網應用的某些方面還是有“便宜”可占的。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真正找到用戶的痛點,找到用戶的普遍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互聯網思維對于傳統彩電產業而言,不是顛覆而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