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口中常說的家庭影院系統的播放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為音視頻播放器、AV放大器、音箱系統。三者缺少了任何一部也不能稱為家庭影院的播放系統。我們今天要介紹的AV功率放大器只是家庭影院音響系統只是家庭影院的一部分。
顧名思義A(audio)表示音頻、音響,V(video)表示音頻、圖像,因此AV功放是匯集了音頻和視頻兩種信號處理的視聽放大器,強調的是聲場的氛圍,專門用于家庭影院,其主要由信號源選擇器、信號處理前置放大器和后級功率放大器組成,可以切換信號源,對信號處理,最后通過功率放大器驅動多個音箱,一般具有前置、中置、環繞等4至7個聲道功率的輸出,帶有杜比定向邏輯環繞解碼器或AC-3解碼器、DSP數碼聲場處理、調頻/調幅數字調諧收音功能,并且還應具有多種音視頻輸入輸出接口,如同軸、光纖、HDMI接口等。
AV功放是音頻重放的核心,其作用是多聲道的聲音重放功能。而說到多聲道的重放就離不開環繞聲的標準。我們在選擇功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功放是否具備現在流行的環繞聲標準認證:
1、杜比定向邏輯(Dolby prologic)環繞聲。
2、杜比數碼(Dolby Digital)環繞聲。
3、DTS環繞聲。
4、THX Surround EX 環繞聲(7.1聲道)。
5、DTS-ES Discrete 環繞聲(6.1聲道)等。
一臺家用AV功放至少要擁有杜比數碼環繞聲的解碼重放功能,因為杜比數碼是DVD聯盟在1997年12月規定的PAL制影碟的強制伴音標準,AV功放是否擁有這一功能是用戶選擇的基本點。其他的認證是該功放級別的直接體現。
除了顯而易見的認證標準之外,評價一個AV功放好壞的標準還有很多指標和參數。
1、輸出功率:是指功放所接的音箱上得到的能量,對功放來說,其額定功率(功放在不失真的條件下能連續輸出的有效值功率)才是評價功放性能的有效指標。
2、失真:設備的輸出不能完全重現其輸入,產生波形的畸變或者信號成分的增減稱為失真,功放的失真越小,音質越好。
3、動態范圍:信號最強的部分與最弱部分之間的電平差,對器材來說,動態范圍表示這件器材對強弱信號的響應能力。
4、阻尼系數:阻尼系數是指負載阻抗與放大器輸出阻抗之比,是衡量功放內阻對音箱所起阻尼作用大小的一項性能指標。
5、輸出阻抗:功放的輸出阻抗是指其輸出端子對音箱所表現出的等效內阻,它應與音箱的額定輸入阻抗一致。
6、信噪比:信噪比指音頻信號電平與噪聲電平之間的分貝差。信噪比數值越高,放大器相對噪聲越小,音質越好。
7、分離度:分離度是指AV功放中的環繞聲解碼器把音頻編碼信號還原為各個聲道信號的能力。分離度較差的功放會出現聲像定位不準、聲場不飽滿、聲像連貫性差等現象。
以上這些指標也許會讓普通人摸不著頭腦,我們簡單點來說,最直觀的就是驅動能力(即功率多少)和功放重量。雖然輸出功率和驅動力之間的關系并不那么直接,但有著相對緊密的聯系,輸出功率很容易從說明書中的指標中發現,100W,200W,400w甚至更多,但驅動能力有些時候需要從這些指標背后去真正聆聽才有真正的發言權。這就要提到音箱的選擇了,后級功放針對喇叭來進行驅動,驅動能力越強表示越能駕馭喇叭,在功率輸出的時候也越游刃有余,更能發掘出喇叭的潛能,所以,一般美國的AV功放就像他們生產的汽車一樣大排量,大功率驅動低阻抗的音響算是游刃有余。但日本生產的AV功放卻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也是說明了其技術的獨到之處,所以盡量使用大功率的后級功放,換取更從容的控制力和瞬間動態也是選擇AV功放很重要的一點。說到功放的重量也許是最容易感知的,由于功放需要強大的電源支撐,所以功放越重其電源器材的變壓器指數越大或者使用了較大的電容,這些都是功放品質的保證,并且功放越重其穩定性越好可以避免無謂的震動造成的音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