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消息,日前海爾電器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財報。財報顯示,去年海爾電器凈利潤達20.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16%。海爾集團2013年的整體毛利率由2012年的16.1%調整至2013年之14.7%,下降1.4個百分點。扣除洗衣機業務及熱水器業務之毛利率之下降,主要為本年具有較低毛利的渠道綜合服務業務占比提升影響所致。
期內,海爾電器營業額為622.63億元,同比增長12%;毛利91.38億元,同比增長2.2%。渠道綜合服務業務收入575.67億元,同比增長13.4%。
渠道綜合服務業務的收入增長,一方面得益於集團對中國三、四級家電市場的渠道網絡管理的提升和虛實融合OTO模式,三、四級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另一方面,集團在社會化渠道、售后業務和電商渠道方面均取得較快增長。渠道綜合服務業務整體毛利率為8.2%,與2012年持平。
海爾電器電子商務分部收入增長迅速,同比增加3.05倍達到17.58億元人民幣。財報還顯示,截至期末,海爾集團在縣級市場擁有海爾專賣店超過8,000家、售賣多品牌家電的日日順加盟店近千家;而在全國各級市場銷售網點總數超過3萬家。
期內,物流分部的毛利率從2012年的7.7%提升至2013年的8.1%。這主要得益於集團對物流業務的梳理優化,為更多客戶提供切合其業務特點的個性化物流服務,如端對端物流運輸服務,庫存管理服務及倉配一體解決方案。
雖然在財報中沒有顯示海爾電視業務的相關信息,但是,海爾近幾年來在電視業務上的投入和發展是業界有目共睹的。自去年以來,全球彩電廠商紛紛加快了在智能電視領域的戰略布局,海爾、長虹、康佳、三星等企業均集中發布了各自的智能電視產品。應該說,隨著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彩電業原有的產業秩序正逐漸被改寫,消費者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極大解放,實現了由“看電視”到“玩電視”的轉變。
從目前行業現狀看,海爾智能電視能夠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這也使其成為引領趨勢的潮流產品。為了提升智能電視的信息處理速度,海爾與全球著名芯片廠商AMD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智能電視產品將裝載AMD的APU芯片,從而大大提高了智能電視的信息處理速度,看高清電影、玩大型游戲等均不會因芯片處理速度慢而受限制。
就彩電業而言,以海爾、長虹、康佳等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已經實現了消費需求指導下的產品創新模式,并取得了積極成果。在2014CES上,海爾憑借超前的技術推出了國內首款“OLED電視”,除了日韓外,中國彩電企業也有能力推出OLED電視產品,由此海爾贏得全球業界的一致認可,更是讓日韓彩電企業為之震驚。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全球市場不存在單純的產品創新,只有在消費需求指導下進行的創新活動才是有意義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海爾始終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基礎進行產品創新,抓住了全球產業發展的本質,在全球彩電產業發展潮流的競爭里擁有一席之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