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顯示器產業研究機構 NPD DisplaySearch 觀察指出,本月開始一些液晶電視(LCD TV)面板廠商對中國品牌以及、三星(Sony)、LG和索尼(Sony)供應的面板數量呈現短缺,特別是32寸、40寸和42寸面板;預計這種情況還將持續數月,主要因為多數面板廠商直到5、6月份尚無法針對品牌廠商開出的需求預測做全數滿足。
實際上 NPD DisplaySearch 預測2014年TFT 面板需求量的面積將成長7%,而TFT產能的面積成長率僅為4%,因此 2014年會呈現較為短缺的現象,而目前的跡象正是一個開端。該機構指出,電視面板供過于求的最近周期開始于2013年第二季,面板價格也因此快速下滑;但同時,筆電和顯示器面板的供應從2014年一季開始吃緊,面板價格也有所上漲。
另一方面,一些預計不能完成訂單目標的電視面板廠商開始有意提高價格;這與NPD DisplaySearch先前表示因面板庫存下降、電視品牌廠商開始采購并面臨供應壓力的預測一致。而在該機構 2013年10月大尺寸LCD和PDP價格月報(Monthly Large-Area LCD and PDP Pricing Report)也預測,電視面板價格將在2014年二季止跌回穩,2014下半年則有可能上漲。
然而,單從幾種型號面板的供應短缺是否就能推斷面板廠商開始復蘇?電視面板價格會否上漲?NPD DisplaySearch 歸納出以下數個目前面板供應短缺的原因:
首先是供應鏈樂觀且積極的 4K 電視計劃──如NPD DidplaySearch大尺寸TFT面板供應季報(Quarterly Large-Area TFT Panel Shipment Report)所指,面板廠商計劃在2014年出貨2,000萬片4K電視面板,這是一個相當積極的數量。因此4K面板的產能分配得到了提高,但是4K良率和生產效率仍低于FHD面板。這將會讓面板廠的產能無法完全供應出來。
其次是面板廠商產品組合進行新一波的調整──由于32寸Open Cell的價格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最低不到75美元),32寸面板廠商(例如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紛紛將產能轉向了大尺寸46、48和55寸。而臺灣面板廠也開始積極轉向65寸等大尺寸面板。此外韓國面板廠也積極地準備量產新技術的液晶電視面板如曲面(Curved)面板與Green UHD等新機種, 這些均造成產能的移轉。
而且三星電視和LG電子 2014年電視面板出貨計劃成長快速──三星計劃2014年將LCD電視的產量增至4,700萬臺,年成長率為11%;而LG電子的目標為3,200萬臺,年成長率為7%。此外,中國電視品牌廠商2014年的目標也有大幅提高,特別是海信、長虹和海爾等(年成長率均在20%以上),創維和康佳的年成長率也高達9%。由于這些激進的成長計劃以及預期2014下半年面板供應的短缺,許多電視品牌廠商目前正在積極加大面板采購,特別是那些針對目前價格相對較低的電視面板Open Cell。
中國電視通路上的庫存逐漸減少──中國的面板通路庫存已下降到5~6周,這使得電視品牌廠商不得不積極建立庫存。同時中國面板廠商也得為即將到來的“五一”長假做準備,因此開始逐漸加大購買的量。
但是,電視面板短缺是否終將會引起面板價格變化?NPD DisplaySearch認為現在就斷定液晶電視面板將開始在近期上漲還太早;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