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彩電廠商們十分看好OLED技術,但是,能夠生產OLED電視的廠商并不多見。除了索尼、三星、LG和創維量產上市了OLED電視以外,其它品牌還在路上。這主要是受到當前OLED技術的限制,部分廠商對于OLED還在保持觀望態度。到底什么是OLED技術呢?今天,投影時代網就將為您講解。
液晶技術本身并不能發光,需要借助背光才能正常顯示畫面,過去用的是CCFL背光系統,而現在用的則是WLED背光系統。當液晶電視開啟時,背光燈將恒定工作,因此遇到黑場景,液晶電視難免能察覺到漏光跡象,用戶的體驗并不好。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OLED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電流通過時,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并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因為此OLED屏幕卻具備了許多LCD不可比擬的優勢。
OLED發光原理
OLED自身便能發光,無需借助背光燈,因此機身可以做的更薄(無需背光板模組),同時黑色場景可以全黑顯示,如同關機一樣,因此OLED電視理論上的對比度是無窮大的,最終的顯示效果自然也就是液晶技術所無法比擬的;OLED近乎于零延遲的急速動態響應效果,可以保證畫面的超高流暢度,最終帶給用戶極致的視覺體驗。
LG和三星的OLED電視顯示原理圖
LG OLED技術
LG以白色OLED實現電視畫面,OLED元件采用白色發光材料,與RGBW(白)4色彩色濾光片(CF)相組合來顯示彩色。白色發光材料為低分子型,采用使R和G的磷光材料與B的螢光材料疊合的串聯構造。LG顯示器采用的彩色顯示方式的優點是,無需單獨形成RGB三色發光層,易于支持大屏幕化。在TFT陣列上形成CF后,利用蒸鍍技術形成白色OLED元件。
LG電子獨創的WRGB四色技術,在傳統RGB三原色中加入白色,從而創造色彩顯示新維度,為這款電視帶來超越人眼識別范圍,睥睨天下的超廣色域,讓顯像更加逼真無暇。堅固的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也為OLED電視提供最時尚最輕薄的設計,并進一步提供了身臨其境的極致視覺體驗。
三星 OLED技術
三星的方法和大范圍應用在等離子和LED LCD電視上的技術無異,也就是傳統RGB子像素,三星OLED采用低溫多晶硅LTPS有源矩陣背板,它的制造成本是非常昂貴的。三星OLED電視的光源輸出是以像素單位點對點加以控制的,顏色精度相較傳統LED電視具有明顯改善,從而還原最真實的黑色和最純凈的白色。
三星RGB的優勢在于色彩和亮度,目前大部分企業在生產OLED產品時會采用RGB技術,但是白光產品工藝簡單、成品率高、成本較低。綜合現階段的行業來看,RGB技術的OLED比較有發展前景。
三星、LG和創維等彩電廠商們之所以對OLED顯示技術無比憧憬,是因為OLED顯示技術有眾多的優勢,而這些優勢又是液晶技術難以克服甚至無法克服的,接下來,咱們以創維OLED電視為例,來看看OLED技術的優勢。
RGB技術更受青睞?
AMOLED領域最為強勢的當屬三星SMD,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90%以上。但LG的實力也不能小覷,在收購了柯達OLED業務之后,LG正快速向大尺寸OLED領域擴張。去年,韓國媒體報道了韓國警方公布的關于LG的OLED技術被三星竊取事件的調查結果,稱三星盜取LG Display的OLED核心技術屬實。可以隱約看出LG電子在OLED技術方面造詣更深。
在成本方面,白光技術優勢明顯,這也是LGD力挺白光技術的主要原因。業內專家表示,基于RGB架構的OLED電視在薄化、對比度、省電、色彩飽和度等方面有優勢,但目前量產困難且成本高,因此LGD先以白光方式推出產品,希望借此在OLED電視領域快速取得成本與技術的平衡,并在市場競爭中先站穩腳步。但就中長期的發展來看,RGB技術仍會是各家發展OLED電視的最終目標。
據了解,早前友達的32英寸OLED產品采用的就是RGB技術,但是大尺寸AMOLED面板的成本及材料價格過高,加上機器折舊負擔重,尚未形成規模。目前,大尺寸OLED技術有很多種,彩電廠商們采用哪種技術量產還有待探討,但OLED技術確實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