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移動世界通信大會(MWC)近日于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完美謝幕。作為全球移動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電子盛會之一,MWC 吸引了世界范圍內的各家科技廠商前去參展,展示自己最前沿的技術以及最具吸引力的產品。增強現實相關產品也在其中大放異彩,較之 2013 年,AR 產品有了怎樣的發展,又有哪些令人叫絕的新產品誕生呢?
圖像識別和增強現實應用 Blippar
即將登陸 Google Glass。Blippar 是一款在移動設備上使用的圖像識別和增強現實應用,用戶可以通過 Blippar 對現實世界中的物體進行掃描,Blippar 會對物體進行圖片識別,然后在屏幕上顯示出相關的介紹或廣告等虛擬內容。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Blippar 公司宣布旗下同名應用即將登陸 Google Glass,成為谷歌眼鏡平臺上的首款 AR+ 圖像識別類應用。以智能眼鏡代替手機成為增強現實應用的載體,在操作和使用場景上都便利不少,使用戶能直接通過視線而非拿出手機,就能實現和虛擬世界的無縫交融。
索尼增強現實智能眼鏡、Z2 手機
索尼日前正式對外展出了一款智能眼鏡產品 Smart Eyeglass 的原型機。Smart Eyeglass 在功能上與谷歌眼鏡十分類似:當你帶著 Smart Eyeglass 看球賽時,Smart Eyeglass 可以告訴你某位球員的信息和數據;當你前往登機時,Smart Eyeglass 也能為你導航,指引前往登機口的路線。不過和谷歌眼鏡有所不同,索尼 Smart Eyeglass 必須配合一個手持電腦來處理數據,整個眼鏡的交互界面和相機功能也是由這個手持電腦來控制的。此外,Smart Eyeglass 還采用了 Binocular 鏡片顯示技術,用戶查看眼前的信息時會感覺文字圖案和眼睛之間有著一定的距離,觀看起來更加舒服。
同時,索尼在 MWC 2014 大展上還發布了 Z1 的續作智能手機 Z2,強化了 Z2 的拍攝功能,新增了多種視頻濾鏡、增強現實效果,提升了拍攝的可玩性。Z1 的 AR 效果已令人驚訝,期待 Z2 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富士通增強現實眼鏡&手套
富士通此次展出了增強現實眼鏡與手套。增強現實眼鏡內置的屏幕可展示前方的事物,同時呈現數字信息。它主要用于企業領域——例如,石油工人可以利用該眼鏡查看待處理管道的信息,或者用來獲取數字手冊。這幅神奇的手套則允許使用者在空中寫數字,或者使用各種不同的手勢來確認項目的細節,確認的信息隨即會發回總部,加快人們完成任務的速度。
圖中記者戴著眼鏡和手套,正在熟練操作,他所佩戴的眼鏡可告知技術人員具體哪個零部件需要調整,手套則可讓他快速確認所有測試均已完成。
Meta 強現實 3D 打印套件
可穿戴初創企業 Meta 在大會上展示了“開發版增強現實頭戴式裝置”,該裝置擁有兩片透明疊加的增強現實顯示屏,配合姿態控制雕刻和 3D 打印機。佩戴者可以用自己的雙手直接“觸摸”操作對象,實時渲染出 3D 形象,再由 3D 打印機將它變為現實。該應用能夠單獨識別和追蹤用戶的每一根手指,同時虛擬視圖接口允許使用者“實打實”地勾勒自己所需的模型。除此之外,該系統還有豐富的手勢運用,比如“抓握”成品和將之“拖拽”到 3D 打印機,大大便利了操作。
加入手勢識別的以色列智能眼鏡 Lumus
Lumus 在今年 CES 大會上發布了同名智能眼鏡 Lumus,在 MWC 上,它又宣布與 eyeSight 公司合作,為 Lumus 眼鏡增加了手勢識別功能。戴上 Lumus 眼鏡,用戶用手指在空中滑動,“點擊”圖標、查看信息的指令就能夠隔空完成。今后 eyeSight 還將為 Lumus 增加圖標、項目拖動的功能。為了使用戶操作的樣子看起來不那么怪,Lumus 有可能在眼鏡上安裝向下的攝像頭,這樣用戶就可以在腰部范圍內用手勢操作,而不是現在這樣把手舉到眼前。
使用雙鏡頭的 HTC M8 智能手機
HTC 展出的 M8 智能手機使用了兩個不同焦距的鏡頭。一個鏡頭是廣角的,另一個是 3x 變焦。雙鏡頭的其中一個優勢是帶來了景深分析,以及之于圖像的額外控制,比如在拍攝人像時能自動模糊背景,更快的自動對焦和增強現實。
說到這里,不如一起來回味下2013年的MWC上的增強現實產品的身影,。
高通Wi-Fi咖啡機
2013 年的 MWC 上,高通展示了一款特別的 Wi-Fi 咖啡機。機器設計很簡單,就是在普通咖啡機身上嵌入一枚 Athero 4100 芯片,能夠遠程煮咖啡,而且機器煮好了還會進行反饋。高通的這款咖啡機采用 Vuforia 增強現實技術,只需將平板電腦的攝像頭對準咖啡機,識別后進入控制界面,設置煮咖啡的相關參數,比如煮咖啡的時間,然后等著平板電腦反饋就好。只是,咖啡煮好了還是得自己去取。
EyeVerify 眼紋識別技術
EyeVerify 眼紋識別技術非常特別。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手機前置攝像頭,掃描眼白的血管圖像,從而進行識別。這需要手機配備一個 200 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以獲取高分辨率的眼部照片。在使用上,用戶只需確認掃描的圖片并將其保存起來即可。同時為了照顧更多用戶,后置攝像頭也可以使用,只不過需要根據語音提示四下轉動眼球來完成掃描。相比面孔解鎖,眼紋掃描更為安全謹慎一些,如果手機失竊,別人也無法查看你的重要文件。
英特爾感性計算軟件工具
英特爾曾在 2013 年的 MWC 上展示一個獨立的德國開發商制造的感性計算應用的原型產品。這個應用能夠使用手勢和語音指令查詢一臺計算機中的照片目錄。在筆記本上方安裝一個深度視覺的攝像頭并且用 USB 連線連接到這臺筆記本電腦,就能把面部表情和手勢傳送到計算機屏幕,顯示眼睛和手指的準確位置,然后提供一個全面的網格模式。因為跟蹤信息很容易得到,所以開發者能夠迅速向增強現實環境插入一個人的面孔和手,比如發布天氣預報或者做新聞報道,開發人員也能夠利用人的手勢操作游戲或者辦公軟件中的一些功能。
在增強現實領域,今年的 MWC 比去年更熱鬧,無論是增強現實智能眼鏡,或是在其之上運行的產品,都為此次大會增色不少。盡管增強現實的產業還處于成長階段,但這并不妨礙業界對它的看好。有分析師認為增強現實市場到 2016 年時的規模將達到 6000 億美元,屆時不僅移動設備將配備增強現實技術,包括汽車行業也會與其深度融合。增強現實市場蘊藏著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