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冰箱,一時間智能化席卷整個家電產業,無智能不家電已經成為家電企業推出新品的基準。雖然智能概念被迅速炒熱,但智能家居生活似乎離我們還很遙遠,以智能電視為例,從推廣到市場兩年多的時間里,軟件應用缺失方向,交互體驗不順暢等一直成為困擾消費者的難點。
智能電視的到來,順應了電視機“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趨勢。當PC早就智能化,手機和平板也在大面積智能化的情況下,TV這一塊屏幕不會逃過IT巨頭的法眼。去年以來國內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入智能電視領域,而谷歌、蘋果進入智能電視的傳聞也不絕于耳,智能電視已然從形勢上成為主導未來彩電市場的主力軍。
面對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跨界挑釁”號角的不斷吹響,TCL、創維、海信、長虹等傳統彩電企業也整裝齊發,走上互聯網變革之路,彩電行業競爭生態日益復雜。隨著電視產品、功能以及角色的不斷升級, 2014年的彩電行業將迎來企業合縱連橫的時代。
而在變革的過程之中,軟件應用開發以及互動體驗的提升則成為了眾多彩電廠商需要深耕耘的一塊重地。相關業內人士就此表示,智能化已成為全球家電產業發展方向,但缺乏全球統一標準,對智能家電在全球市場的流通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不便。所以誰能主導這一標準的制定,誰就占據了未來智能家電的行業制高點。中國企業正利用這次機會,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力爭在智能家電產業中成為行業的主導者。
另有分析認為,基于去年軟件應用的開發,彩電制造企業今年將更多地聚焦智能電視交互模式的改變、個性化產品的定制,和以智能電視為中心的家居物聯化系統解決方案的落地。而對于長虹、TCL、海信等已經提出家庭互聯網規劃的企業,在互聯網化、智能化、大數據云時代的背景下,還需要做好差異化以贏得更多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