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絡成趨勢
在今年年初舉辦的CES上,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電視產品,這些產品除了在硬件和尺寸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之外,還都具備了一個鮮明的特征,那便是智能化和互聯網化。雖然才過去不久,但消費者們可以驚喜的發展,這兩大特性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普遍的趨勢,只要是新品,這二者便缺一不可。
智能顧名思義,便是給傳統的電視裝上可以運算的硬件和可以拓展的系統。這種方式的可行性已經在手機端得到了很好的證實,智能化不但改變了這些設備的操作方式,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相信電視也會像手機那樣,依靠智能化完成自己的升華和突破,這是一種趨勢,一種短時間內都不會逆轉的趨勢。

而跟智能化一起的則是電視的網絡化,這種趨勢跟智能化一樣,同樣在智能手機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只不過電視大多采用的是有限網絡,而手機則采用的是無線通信網絡而已。除了速率和費率的不同之外,它們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這也就意味著智能電視現在其實具備了除了通話之外,智能手機應該具備的所有功能。而這種相似的特性除了體現在功能方面之外,還體現在系統,配置,發售等各個方面。目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智能電視都采用的谷歌的安卓系統,它同樣也是智能手機中普及率最高的系統。
而在發售方面,智能電視更是直接吸取之前智能手機廠商的教訓,將網絡這一渠道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在微博等自媒體上不斷發布信息增加曝光,還將電商作為了自己的重要渠道。
近日,海爾電視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通過京東首發四款模卡電視新品便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這種將網絡渠道放在首位,將線下或者傳統電視,平面媒體放在次位的策略在過去并不多見。這其中除了有網絡渠道這兩年確實表現得愈發強勢作為基礎之外,也直接說明了傳統電視廠商在互聯網時代下,也不得不走出了自己改變的步伐。
用好網絡 苦練內功是關鍵
不過必須要注意的是,就算智能電視在很多方面都智能手機有些類似,但二者并不是一種類型的產品。智能電視屬于大家電,在網絡上售賣需要注意的東西自然更多,除了物流的配送問題之外。上門安裝,維修和售后都是廠商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電視的提及一般都不下,重量也不輕,抗摔抗撞能力也不高,這也就直接造成了其物流成本的升高。它可以說是廠商走網絡渠道的第一道門檻,跨過去了,廠商才能算是真正走進這一領域。

但物流的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其投資也只能用巨大來形容。自己建設并不實際,所以海爾此次跟京東合作,顯然也就是看中了京東的物流能力,確實是一個明智之舉。而在安裝,售后等方面,對于具備了根基的老牌電視廠商來說不算難事,但對那些新興的電視廠商來說就有些麻煩了。自己建設成本太高,耗時太長,請第三方質量又不可控。這也是困擾不少互聯網電視廠商的問題所在。
所以顯而易見的是,智能和互聯網對于傳統的廠商雖然是一劑良藥,但在服下它之前,廠商們還是必須要修煉好自己的根基,才能真正的將其消化。不然在以快速著稱的互聯網渠道中,來得快,那同時也就意味著去得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