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內家用市場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一直是一個謎!因為家用機的銷售規模一直狠下。而且這個很小的規模還分散到了960萬平方公里、近14億人口之中。統計這一行業數據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包括渠道壓貨在內的不完全預估數據還是可以參考的。
據筆者觀察,2014年家用家庭影院投影機產品市場可望增長14-17個百分點,形成接近8萬臺的市場規模。而如果計算了近年來高速興起的單片LED光源液晶投影機和微型投影機市場的規模,這一數據將直逼25-30萬臺以上的規模。事實上,如果不是單純計算簡單銷量數據、或者停留在狹隘的家庭影院投影機的概念之中,人們對投影機家用市場,或者說是消費投影市場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強烈”的市場預期。
2014年極米微投實現了承諾中的融資。雖然融資額度,較產業憧憬期的美好預估有較大的縮水,但是,極米成功融資還是撬動了整個消費投影的發展規律。
此前,人們開發消費投影,或者說是家用投影市場,都已搭便車的方式為主。例如七八年前開始流行的“娛樂投影機”概念,只不過是低端商務和教育投影。這等產品雖可實現廉價大屏,但是畫質著實不敢恭維。而另一部分消費投影企業,那些制造單片液晶產品的企業,甚至被惡意的稱為“山寨”企業,只能依靠比較原始的打拼手段才能生存下來——其實這些企業才不是山寨:他們山寨得了誰啊!索尼還是愛普生,這些企業有單片液晶投影機嗎?轟天炮等企業的單片液晶投影可是獨門絕技,真正的原始創新產業。
不過,現在,消費投影廠商可以拿到資本市場的支持了。極米已經實現融資。堅果產品業已進入銷售流程,未來也可能拿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在微投產業的領軍人物,酷樂視的銷售業績也在逐年增長,穩步前進。
撬動2014年消費投影產業格局的還包括另一個產業巨頭:海信。9月海信激光電視家庭影院產品問世。這是一個不需要資本市場支撐,只要他自己愿意,就有足夠力量改寫中國家用投影產業格局的巨頭。
海信產品的出現,對消費投影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助威”。如果說這個產業中,人們的傳統視野里,只能看到一群玩耍的綿羊,那么現在羊群之中已經闖入一只大象:無論這只大象要做什么,停留多久,這個家伙的巨大身軀都會更整個行業帶來震撼、更更多的消費者帶來一個全新的觀察投影市場的視角。
用一句話說,“海信”改變了整個消費投影產業的話語權格局。這就如同極米和堅果的力量:他們對消費投影產業的影響不體現在“銷量”上,而是體現在產業的“話語結構”上。
有了海信等巨頭、極米、堅果等支持者,消費投影就得意告別以往的“老氣橫秋”,真正以一個青年人的姿態“昂首闊步的前進了”。站在這個基點上,人們、消費者,審視家用投影的視角也會有新的變化。例如,極米不叫微投,他叫做電視;海信的新產品也叫做電視(成套的組合則稱為家庭影院)。
產業力量正在重新審視家庭投影應用這塊蛋糕。海信說,這里至少有300億元的金礦。筆者也認為2020年,微投、家投等消費投影產品能容納200萬臺的銷量——這或許是那時整個投影產業的半壁江山。
如果是在10年之前,您購買了一臺20000元的家用投影機(那個時候,這個價位已經是比較廉價的產品),那么您能做什么呢?
首先,這款產品很可能只有1000流明的亮度。即便配合最好的屏幕使用,要想在白天、日照下應用,最好畫面尺寸也不要超過60英寸。而且,您還要準備好在使用的第一年就更換“昂貴的投影燈泡”。
其二,那時國內市場能夠購買的“內容”,還是以DVD為主,40萬像素的畫面,和目前720P/1080P達到92萬、207 萬像素的畫面質量無法媲美。尤其是面對100寸這類投影主流應用的畫面尺寸,40萬像素的畫質完全不夠用、畫面顆粒感嚴重;而720p幾乎是百寸畫面形成較好觀賞效果的起始像素指標。
第三,10年前的視頻媒體處理技術與今天亦不可同日而語。投影機內置信號處理芯片和電路的優化能力有限、PC或者DVD機自身的輸出優化能力也有限。具有較好的清晰度的倍線播放機、畫質優化處理設備、碼流儀等專業產品價格昂貴。對比現在,手機亦能高效播放2K畫質,200元的智能盒子甚至都可以渲染4K畫質,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產品亮度,甚至分辨率指標有限、內容市場不健全,優秀內容鳳毛麟角、周邊播放設備可選擇余地和性能有限……這些因素都導致,早期家用投影產品不可能在體驗上實現經濟性、可用與易用性的高度統一。
對比近日的產品,在分辨率上家用投影基本都是高清產品:專注的家用投影機實現全面全高清化、微投和單片液晶產品亦以720P分辨率為主、商教投影也開始實現720P級別寬屏產品的廉價化,部分型號價位下降到3000+的水平。
其二,家用投影實現了高亮度化。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是激光家用投影和激光電視基本以3000流明上下的亮度作為起始線;多數低價格1080P家用投影機實現2000-3000流明的亮度。這樣的亮度指標,配合高對比度屏幕,完全可以實現光照條件下,類電視形態的應用。
第三,消費投影普遍廉價化。1080P家投產品只有4500-7500元;微投產品價位在2000元上下,單片液晶產品只有1200-1500元——這個市場的價格都在下降。尤其是高專業度的1080P家用投影產品價格只有10年前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即便是今年開始大量出現的激光超短焦投影,也處于價格快速下滑的通道。業界紛紛認為,這類產品明年會在價格上有較大的驚喜出現。
第四,高清內容,現在更不叫事。正版BD網購市場隨便淘。2K、4K電視劇內容,樂視網、愛奇藝網自由點播。如果喜歡迅雷或者BT,高度寬帶的便利,使得內容分享從未如此便捷。同時,高容量硬盤技術突破、價格下降,消費者自己建立“片庫”,成本亦變得很低。
第五,消費者現在選擇何種播放設備呢?高清盒子、智能盒子、有線電視、BD、網絡、PC、手機、PAD隨便哪一個都能靈活的啃動全高清內容。投影機內置的信號處理芯片,也擁有很強大的畫質優化功能。明基、海信、酷樂視的投影產品甚至內置智能功能,都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就能“免費上網看高清”。
第六,當然,好投影要有好屏幕。10年前投影屏幕廠商主要追逐的目標是“亮度”。但是,現在投影機亮度輸出已經不再是瓶頸,甚至對于最新的激光技術,亮度“正在成為優勢”。在這一背景下,投影幕關注的焦點已經是“對比度”:消費者白天看到投影機畫面偏白的關鍵原因即是對比度不足。而提升對比度的屏幕技術必然削弱亮度效果。這就需要投影機擁有足夠強大的亮度輸出能力,才能真正實現“類電視”的應用。高亮度與好屏幕的結合是消費投影的一對好搭檔,也是提升體驗效果的核心秘訣。
總之,現在的家用投影市場生態,從屏幕、投影機、播放器到內容的整體產業鏈已經脫胎換骨。這里面既有IT行業摩爾定律的功勞,也有激光LED光源等新技術的功勞,內容產業借著高清液晶電視東風奮勇前進的功勞,更有投影光閥和光機企業技術進步的功勞。這有在這樣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支撐下、高水平的產業生態支撐下,消費投影才能真正以體驗征服市場。
酷樂視的微投銷量不低、轟天炮的單片液晶也很受歡迎——不過這類產品比較海信激光電視,或者明基智能家投依然效果“廉價”。后者代表了更高層次的消費市場。無論是哪種產品,讀者肯定想知道是什么力量驅動了這些產品的熱銷呢?或者說,誰在因為什么購買各種各樣的消費投影呢?
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筆者只有一個字“大”。
現在,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720P是高清的入門,目前廣電部門、電視臺的高清信號主要是1080P(相當于兩個720P以上的清晰度);而未來4K清晰度的指標已經開啟——這是4倍1080p的清晰度,是20倍DVD的清晰度。如此細膩的畫面,纖毫畢現的細節,如果我們的電視機只有32英寸、或者42英寸,豈不是一件很“挫”的事情了!
2013年以來,65英寸以上級別超大尺寸電視機銷量猛增。2013年70寸以上電視銷售了3萬臺。2014年雙十一天貓購物季,一天時間,樂視一個品牌70寸產品就銷售了3000+。2014年全球2000美元以上高端電視的需求是410萬臺。這些產品幾乎都是65寸、甚至70寸以上級別的產品。
高清內容的普及,使得大尺寸電視的顯示優勢更具意義。或者說作為顯示生態最重要的兩端:內容和屏幕在高清、超清與大尺寸化上具有“相得益彰”的共同“美感”。只有高清才配得上大屏幕,只有大屏幕才能淋漓盡致的發揮高清的魅力。
但是,實現高清和大屏幕的同步普及,還有另一個話題:價格!目前,高清內容已經很廉價。高清電視節目的制作成本已經不比傳統節目高很多,影視作品全面實現高清化。而液晶電視價格也不斷下降。50英寸級別的產品價格已經下降到3000元檔次,70英寸價格下降到10000元檔次,80英寸價格正在走向30000元……
大尺寸液晶電視越來越便宜。但是,當我們進一步談到更大尺寸的電視機的時候,卻依然可以難以回避“高價格”的問題。例如100英寸以上尺寸,液晶技術不僅難以實現,更是會擁有天文數字的高價格。而這一部分市場恰恰是投影所擅長的。甚至在60-80英寸市場,投影機也擁有比液晶電視產品更為“低廉”的成本。
投影產品畫面越大成本優勢越明顯,與目前視頻內容廉價高清化、超高清化的趨勢,與普通彩電產品不斷大屏化的趨勢遙相呼應。如果說本世紀初背投電視的流行是為了解決“CRT電視難以實現36英寸以上的大畫面,50-70寸畫面必須另謀出路的問題”,那么目前消費投影的熱度上升就是為了解決“液晶電視在尺寸大型化上的成本和技術雙重瓶頸問題,滿足90英寸以上家用高清市場低成本大屏幕的需求”。
不過“大”和“便宜”還不是投影機技術的僅有優勢:液晶電視的一個缺點是需要更遠的觀看距離。比如60寸,急需要5米左右的觀看距離。而投影顯示無論畫面多大都可以在3米左右的距離觀看,而且視覺感受更為舒適:刺眼、眩暈感發生了更低。或者說,大尺寸弧面顯示應用中,投影機所需要的空間尺寸只有大型液晶電視的50%,甚至更低。這使得那些“非豪宅”的朋友們,也可擁有百寸巨幕。
“大”、“便宜”、“更近”,以及“更護眼”:這是投影的真正優勢。其中“大”畫面是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消費投影產業能夠興盛的命脈所在。扣準大畫面這個優勢,也是目前家用顯示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機遇所在——抓住高清和超清內容對大屏幕的需求,即是抓住家用顯示市場“時勢造英雄”的“時”字,即是抓住投影產業家用領域的未來。
當然,任何技術都不會很完美。投影亦然。例如投影機的出色效果必須與高對比度屏幕配合使用,尤其是強調光照效果的應用,更是必須如此。而目前,高對比度屏幕因為市場銷量有限,單位售價依然偏高。同時,投影機顯示與屏幕具有對應關系,這會導致投影機應以吊裝等固定應用為主。
不過筆者認為,投影這些應用的缺陷,或者會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而改觀,或者被消費者原諒:市場規模會驅動好屏幕的價格下降;吊裝也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液晶電視的普及,不也伴隨著消費者對電視從擺放在電視柜上,到壁掛到墻壁上應用習慣的遷移嗎?
如前所言,借助內容高清化、超清化的東風,發掘家用投影大屏幕的金礦是顯示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因此,堅果出現了、海信來了!
在推動家用投影產業發展的力量中,需要及其注意的一點事:產業力量多元化,與產業最終形態的整合趨勢的矛盾。
首先,產業力量多元化是指,包括第一、日系傳統投影機企業、臺系投影軍團、本土投影機企業為代表的傳統投影產業主流勢力;第二,投影互聯網品牌微投品牌,如酷樂視、極米、堅果;第三,傳統原始創新品牌,如轟天炮;第四,消費數碼企業,如紐曼;第五彩電企業,如海信;第六,專注性技術企業如視美樂、光峰、儀電……企業數量眾多、實力參差不齊、企業行為習慣,運作方式也迥異。這決定了消費投影市場一定是活躍、火爆且具有強力對抗性的領域。
第二,最終消費投影市場的主體是家電化和消費電子化的產品。產品形態也會盡可能統一,例如固態光源會逐漸取代傳統產品、智能化和無線WIFI投影是必然趨勢等等。這會造成一些背景出身的廠商不適應、也會造成傳統投影廠商家用線治理思路的變革、甚至會引發錯位競爭。
現實實力板塊的多元化與預期未來市場的一致化之間的矛盾,是家投產業的一大特點。這一點對于家用消費類投影市場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阻礙作用:一方面,多元化競爭會形成更為活躍的產業氛圍和進取型的產業力量;另一方面,分散的市場結構或導致行業不能集中力量攻堅,導致行業發展的無序與混亂。
但是,無論利弊,廠商和產業結構以及價值體系的矛盾,不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亦不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性選擇”。即,投影大屏幕的優勢的市場吸引力不會改變。家用顯示體驗,向“大而更清晰”的方向發展的事實,所賜予的家用投影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不會改變。唯一的疑問只是: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