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北京2014國際平板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內最大顯示企業京東方將目前熱門的OLED和液晶產品的優缺點做了一系列的比較,并闡述了不能簡單的敵對關系看待液晶和OLED產品發展的觀點。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PSI專案助理總監 武延兵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PSI專案助理總監 武延兵在發言中通過對各方面的對比,講解了OLED和液晶各自的特點。例如,1.在厚度和重量上,OLED和LCD的天生結構會造成LCD的厚度大概就等于一個OLED再加上一個偏光片,再加上背光的厚度。所以,“給OLED打9分,LCD打7分”。
2.分辨率方面,佳能在2013年推出了能夠達到2um的曝光機。這些設備使得液晶和OLED產品分辨率大幅提升。目前,小尺寸產品二者都可做到500PPI以上的分辨率——這已經接近人眼的極限水平(龍騰光電也持相同看法,并進一步認為400PPI是比較適合經濟化使用的分辨率尺度——這是蘋果IPHONE6屏幕選擇的理論依據。)所以,OLED和液晶在這方面都應該打滿分。
3. 對比度方面, OLED因為它可以不發光,顯示為全黑,所以它的分辨率的確很高。但是,這么多年來LCD在對比度的進展也是非常快的發展,并且未來進步提升到數千比一的水平可以期待。不過即便如此,OLED的優勢依然會很明顯。
4.色飽和度上,由于最近量子點技術的采用(京東方已經有相應產品),液晶的表現大幅提升,可以達到媲美OLED的水平。因此,這一點上二者都可以打滿分。
5. 響應速度,現在LCD大多數是60Hz到120Hz,它的響應時間大概幾毫秒,而對OLED而言,實際測試的數據,OLED的響應時間大概是零點幾毫秒,所以OLED獲勝。
6. 在寬視角方面,雖然OLED一直被認為視角表現更好,但是大角度下的色差比較明顯——即理論上的180度視角亦不是“處處完美”。相比而言,液晶的色差視角則要好一些。所以,視角方面,二者各有千秋。
7. 能耗方面,業界一直在抱怨LCD的能耗,因為它經過偏光片、彩膜基板等,能夠獲得的能量大概是4%到7%,并希望AMOLED是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實際上oled并沒有很大程度的解決,因為它發光之后,會有40%表面等離子體的損耗,然后經過圓偏光片以后,它的光的效率大概也就是8%的樣子。同時,LCD行業為了獲得一個低功耗也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包括用樹脂,降低線寬,降低功耗,或者用氧化物等降低邏輯功耗等。
8. 看成本,LG 55英寸的曲面電視在京東上的報價換算過來是4000美元,而當期的55 LCD曲面大概2000美元。即便是小尺寸上,目前OLED的成本也更高一些。導致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工藝不成熟、規模有限、成品率低,以及追求和成熟的液晶一致的分辨率、曲面等指標的原因。
9.壽命上,LCD的評定是在50%亮度情況下是五萬小時,而OLED藍光的壽命是三萬小時,這樣每天看8個小時可以看十年。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我們看OLED電視并不是一直把它點成白色來看,就意味著藍色的損耗應該不會有這么大。而,液晶背光確有需要不簡單工作,持續消耗壽命。——即,實際使用上OLED和液晶的壽命差異,要比理論值低相當一部分。
相比液晶和OLED在諸多現實特性上的差異外,京東方格外強調了OLED在新應用上的諸多優勢。例如:它可以做到更輕薄,然后對我們將來的移動設備和穿戴顯示會更有有時,以及它的全固態,可以做到零下40度依然可以工作。另外,它在柔性和透明方面也一樣會有很大優勢,這個是它的柔性,這個優勢可以很明顯的看到。
對于液晶而言,因為必須有一個背光源,曲面后就會面臨漏光和亮度均勻性的問題;透明化也會面對透明度更低和背光源設計的問題。這是應用上,液晶顯著的劣勢所在。
在OLED產品上,京東方液晶取得非常好的新品開發成績,比如,今年SID展上京東方展出了4K分辨率的Oxide OLED產品;此外還有,4.8英寸,127PPi的透明OLED屏幕(這個OLED的透光率大概30%到40%,指標非常好);2013年底展出京東方還展出過一個9英寸的柔性屏,它的自飽和度達到107,而且整個用的是塑料基板,整個加工溫度都是小于230度!
與會專家認為,OLED是顯示產業的必然發展方向。歐陽院士更是特別強調了OLED與液晶產品的產業承襲關系,并批評了將二者敵視起來的錯誤觀點。技術驅動創新、應用主導產業格局將是OELD和液晶之間協同發展的主要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