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的CES消費電子展中可以看出,4K超高清電視依然是展會的重點產品。中外彩電廠商均展出了自己的4K電視。此外,部分彩電廠商也將4K技術運用到了OLED電視和曲面電視上。4K可謂是電視行業最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為了與市場接軌,讓消費者可以簡單、直接地認識4K、了解4K電視,將標準運用于消費選購,接下來,投影時代網就將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4K技術和4K電視產品,感興趣的網友千萬不要錯過。
4K超高清電視上市至今,從之前的僅只有大尺寸可選,到現在的從39英寸到85英寸都能在賣場中找到。現在北京的國美電器和大中電器等賣場還有OLED電視在售。不過呢,今天,咱們的主題是4K電視。這類電視到底如何理解呢?
什么是4K分辨率
其實,很簡單。4K電視指的是搭載了4K技術的平板電視產品。咱們消費者需要厘清的是,4K分辨率并不特指某個特定數值,它指的是水平方向約有4000個像素點左右,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而存在細微差距。如大家常說的4K電影,其影片分辨率4096×2160,是由4K攝像機的成像格式決定。
而在我們討論的電視領域,由于屏幕16:9已成主流,因此電視屏的4K指的是3840×2160的物理分辨率,相當于給1920×1080(1080P)在橫向和豎向上各翻了一番,仍然是標準的16:9規格。
4K技術惠及電視領域
4K分辨率相當于給1920×1080在橫向和豎向上各翻了一番,達到了4倍于1080P的標準。單從像素上我們就能看出差距,1366×768的高清電視可顯示100萬像素,1920×1080也只在200萬左右,4K電視像素達到800多萬,已經接近主流數碼相機千萬像素的標準,對于圖像顯示的精細度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隨著電視屏幕的不斷擴大,相應地像素點距也隨之在增加,像素點越來越容易被人眼察覺,這也是全高清電視一般只在42-55英寸之間,難以再往上攀升的原因之一。4K電視的出現使得面板尺寸覆蓋范圍倍增,如索尼、三星、長虹、海信、TCL、LG、康佳、創維發布的新品4K電視都擁有超過80寸的產品。
此外,隨著競爭的激烈,中外廠商也推出了小尺寸4K電視,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超高清市場,消費者的選擇也多了。
4K電視又叫超高清電視
由于4K分辨率電視才出現不久,業界對其命名并沒有明文統一,只是在今年5月的時候國際電信聯盟(簡稱ITU)發布的一個電視規格推薦草案中,將新的4K(3840×2160)和8K(7680×4320)規格歸納為超高清晰電視(簡稱UHDTV),因此業內一般將4K電視稱為超高清電視,區別于全高清和高清。
4K電視的優勢VS不足
毋庸置疑,4K電視擁有4倍于1080P,8倍于720P的分辨率,在圖像的精細度表現上確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另外,4K電視也正好符合目前4K電影和千萬像素相片的原生展現,對追求極致視覺體驗的用戶非常適用。
與2D轉3D解決片源一樣,4K電視也有將1080P/1080i片源轉化為超高清片源的后期處理技術,通過智能計算在空間軸平面上進行圖像追蹤補償,在每個像素點周圍插入四個像素點的方式,達到近似4K的超高清顯示效果。不過這種“偽4K”的實際效果終究達不到純正的4K畫質,只能看作片源缺乏時的權宜之計。
中外4K電視的價格范圍
目前,正式推出4K電視的廠商已經有很多家了,除了國內的海信、長虹、創維、海爾、康佳和TCL外,還有索尼、三星、東芝和LG等廠商。對于電視機產品來說,畫質和音質才是它的根本,雖然4K 2K電視仍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很多技術支持,但中外彩電廠商仍對其美好的未來有信心。但在未來,4K家庭化也必然成為趨勢。
4K電視上市至今,其價格也有所調整。目前在賣場中的4K電視從小到大,從國內到國外。隨著品牌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就拿國內的4K電視為例來說;39英寸的4K電視售價在3K到4K左右;42英寸的4K電視售價在5K左右;46~50英寸的4K電視售價在8千元內;55寸4K電視售價在萬元以內;65寸4K電視售價在兩萬元左右;75寸4K電視在四萬元左右;84寸4K電視售價在十萬元左右。
國外方面,不同于國內的多尺寸發展。國外品牌的4K電視最小尺寸也在55英寸左右,售價在兩萬元以內。其65英寸的4K電視售價在三萬元以內,84英寸4K電視的價格最少也要十幾萬。雖然品牌不一樣,但目前4K超高清電視的產品線已接近完善。只不過,部分外資品牌生產的超高清電視售價會高些。而國產彩電品牌則將產品做得更細致。
多款4K電視高清圖賞
春節即將要來到了,想換電視機或者對4K電視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在閑暇的時候,去賣場體驗體驗這類電視產品。看看它們的畫質情況,實際操作體驗比才能知道哪一個最適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