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標牌產業,第一個被大規模應用的產品形態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即便是很多行業內的“老鳥”都可能會“下意識的不知所措”。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遍布高樓大廈和所有城市購物區的LED大屏。
因此,大概可以說,數字標牌行業一開始就具有追求“大屏”、“巨屏”的基因吧!2013年上海數字標牌展,最吸引人的除了3D就是“巨屏了”:50寸、60寸、80寸,如果還不夠大,LED大屏和液晶拼接幕墻還能幫助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窮大”。甚至,一家日系廠商的普通等離子顯示器,都會去宣傳“能夠不依賴外部設備,拼接出數百英寸的顯示面積”。
但是,數字標牌市場,真的只需要“大”的產品嗎?就筆者看來,目前數字標牌企業拼命比大小,甚至一個數字標牌工程就可以消耗相當于數十萬部手機才能消化的液晶顯示產能,是與其行業發展的特定階段有關的。
國內數字標牌產業,現在主要面向的應用行為是“廣告”。廣告講究廣而告之——你的顯示面積小了,有幾個人能看到呢?廣告還將就“夸張”的力量——你的顯示面積小了,觀眾如何有震撼力呢?廣告還有另一個必須講究的東西:看廣告的人多數是被動、被迫看的——只有足夠碩大的屏幕,才能真正“強制”觀眾們,“走過路過必須先看過”!
用一句韓國廠商曾經講過的話說,數字標牌用于廣告必須至少滿足“一人高”的畫面顯示尺寸。這也是傳統的廣告海報主要選擇的畫面尺寸。這個尺寸對于觀眾既不會有太大的視覺壓力,同時又會有很好的沖擊力。對應的顯示器尺寸則是70-90英寸。
作為主要應用于廣告領域的數字標牌產品,“大”幾乎是必然的要求。但是,數字標牌的本質卻不應該被局限于“廣告”這個小圈子里。比如商場的數字導購、比如餐廳的數字自助點餐等飲用,都不是越大的屏幕越好:相反這些應用需要的是十幾英寸為主的小型屏幕,而且最好具有觸摸屏的功能。
然而,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導購、自助型的標牌系統,節約人力成本、利于管理的優勢卻趕不上國內“人力成本”普遍較低的現實環境。這就使得,這些數字化的應用系統雖然功能強悍、系統成熟,在發達國家市場也較為受歡迎,但到了國內卻水土不服。
08年以來,國內數字標牌市場,也曾有很多企業試圖開拓過“自主服務型”應用的數字標牌產品市場。但是大多數都已失敗告終。現在,國內數字標牌市場,大規模應用的中小尺寸屏幕,大概就是“電梯廣告”了,除此之外,幾乎絕大多數應用案例,都具有廣告和巨屏兩個特性。
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目前國內數字標牌行業應當將自己的工作重點集中在“巨屏廣告類”系統上。因為,短期看,這一細分市場是唯一具有規模化的明確需求的市場領域,也是可以保障數字標牌企業“現金流”正常的領域。這可能會使得數字標牌展,有些像“廣告器材展”,讓數字標牌技術有些大材小用,但是這卻是目前最正確的經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