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作為我國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自2010年7月首批城市試點開始,截止目前,三網融合已經走過了兩年的歷程。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當下正在行進的路上,廣播電視網方面也在做著積極的努力。
廣播電視網的技術準備
目前在三網融合項目推進下,廣播電視網已從數字化、NGB建設、三網融合試點、國網組建等多方面開展技術準備。
數字化是廣播電視網實現“三網融合”的一個必要條件,廣電總局自2000年開始部署電臺電視臺的數字化、網絡化工作。在三網融合試點方面,目前已進入2013年至2015年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的階段,同時結合三網融合試點,上海地區已開展了NGB示范區的建設。而備受關注的國網的組建,廣電總局已著眼建設全功能全業務網、提高三網融合業務承載能力,加快有線網絡數字化整體轉換和雙向化改造,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建設,加快高清交互、視頻點播、信息服務等新業務研發,提升全國有線網絡數字化率和雙向覆蓋率等。
未來電視新方向
在數字化、網絡化、三網融合形勢下,廣播電視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實現著跨越式的發展。
清晰
電視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除了有線電視、地面電視、衛星電視,還有手機電視、網絡電視等,同時提高畫面清晰度將是大勢所趨。從標清到高清,從高清到超高清是未來必然趨勢,壓縮方式也從MPEG-2換為新一代壓縮方式,如AVS+、H.264等,壓縮質量將越來越高,畫面顯示也將越來越好。同時提供更清晰、更逼真的視頻畫面,既是欣賞節目的必然需求,也是提高服務質量的一個方向。
立體
立體畫面能提供更多的視頻信息,也能提供更加身臨其境的感覺,立體電視的應用和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當前,我國首個3D電視試驗頻道已開播。隨后將需要提供更好的節目內容,以及更方便、更舒適觀看途徑。在3D電視方面,有以下六點需要關注:減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提高3D電視觀看的安全性;探索適合3D的節目應用,提供念念不忘的用戶體驗,及更好更新穎的感官享受;適合3D的拍攝制作,優化3D系統,提供優質的節目內容;增加清晰度,當前試驗頻道通過SBS方式,每幅畫面的清晰度較之高清還要少一半,會使3D效果大打折扣,未來應增加清晰度,使每幅畫面的清晰度更高、沉浸感更強;研發裸眼3D電視,更便于3D觀看;加快全息電視研發。
交互
首先,交瓦電視是收看選擇權力向用戶移交的過程;其次,交互電視是人性化的電視,不僅表現在點播的主動性上,更表現在“時移”和“回看”功能中;第三,交互電視顛覆了傳統“黃金時段”的模式,用戶收看的任意時間均可以是電視的“黃金時段”;第四,交互電視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助手,如公用事業服務繳費、電視購物、遠程教育等,即從“看電視”變成“用電視”。
智能
具備完整獨立的操作系統,擁有開放式應用平臺,可通過網絡自主安裝卸載應用程序束來增加,或去除相應的功能與服務,以滿足用戶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簡而言之,建立在開放平臺和智能人機交互基礎提供電視直播服務、視頻點播服務、應用軟件服務等。
物聯
近年來,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在全球廣泛受到關注,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而廣電網絡將上千萬個數字電視機頂盒、家庭網關、多媒體終端、移動終端等連接起來,為廣大用戶提供交互視頻、多媒體通信、智能家居、家庭健康管理、數字家庭等各種應用,最終實現廣電物聯網應用。
廣播電視網的監管
廣播電視具有政治屬性、文化屬性、經濟屬性。文化屬性解決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問題;而廣播影視的經濟屬性解決自身的生存發展問題。這就需要豐富節目內容,提高吸引力,同時創新應用。政治屬性是廣播影視的本質屬性,所謂“黨和政府的喉舌”,為意識形態問題。所以,監管必不可少。
在電信行業,越來越多的OTT服務商越過電信運營商,直接面向用戶提供應用和服務。在電視領域,OTT TV,即以OTT方式服務的互聯網電視,如Apple TV和Google TV。目前我國對OTT TV服務的播出平臺、內容來源、電視設備中對播出平臺及內容來源的集成等都有明確要求。當前,CNTV、上海百視通、杭州華數、南方傳媒、湖南廣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擁有我國互聯網電視牌照,可以提供互聯網電視服務。
在廣電行業,OTT模式無法回避。OTT不僅需要通過寬帶互聯網,而且需要依托一個強大的軟硬件平臺,也對終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廣電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開展新型智能終端,實現技術、模式和業務的三大創新,充分利用廣電網絡可管、可控、可信的特征發展廣電網絡具有自身優勢的OTT業務。
未來電視新場景
當三網融合實現后,電視將是媒體平臺和信息平臺,在繼寬闊流暢的高速公路達成后,可以設想的未來電視的應用場景,將帶來更加方便、更加美妙的用戶生活。
未來電視將是文化、知識、信息匯聚地。內容包括電視節目、書籍、新聞等,并多層次展開,立體呈現。當用戶觀看節目時,節目中的人物、地點、時代背景相關信息可以在“電視”中看到。另外“電視”將成一個大平臺,電視臺節目制作模式、廣告模式都會應用創新,廣告不是擾人的鋪天蓋地、狂轟亂炸,而是巧妙地嵌入,按需投放,有的放矢,立竿見影。未來電視是多媒體互動的,音頻、視頻、文本都支持。用戶可以寫評論、上載視頻、音頻,并能在線視頻與人實時交流看法。未來電視將是全員參與、塑造個性發展的平臺,每個人可以參與制作節目,提供素材,發表評論,撰寫相關文章,都有自己的個性空間。未來電視也會是一個干凈的平臺。電視平臺的用戶可以采取實名制,以便于監管,營造有序良好的環境,在廣電網上建設綠色空間。
當然,未來電視將帶來無限的應用和商機。到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樣的電視平臺是文化的集大成者,還涉及教育、科技、旅游、購物、娛樂等,所蘊藏的商機無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