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說,7月3日首發的樂視超級電視正在遭遇第一批購買用戶的質疑,目前已有部分拿到電視的用戶反饋產品存在死機、無法開機、外殼斷裂等問題,更有用戶聲稱昨日收到的電視僅使用1天后即發生爆炸。但就是面對這樣的用戶反饋,樂視網公關部人員卻強調,此次部分用戶投訴樂視電視質量問題的事件不排除是有幕后黑手進行背后操縱。
一旦有投訴,互聯網公司首先會歸咎于對手的抹黑,這已經成為了慣性。這種客戶服務的思維方式用在網絡營銷中可能確實有奇效,還會產生渾水摸魚的結果,但如果看看任何的家電企業,他們絕不會這樣處理,特別是絕對不會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給投訴的用戶扣上這樣的帽子。
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都是銷售的高手,特別是在網絡上進行炒作,但卻對產品的服務問題并不重視,這主要是源于互聯網公司的傳統業務都是以產品為核心的服務,互聯網企業對實物產品以售后為核心的服務是絕對的外行。
互聯網公司都是銷售的巨人卻往往都是售后的矮子,即便像谷歌這樣的超級巨無霸也曾經在G1手機銷售時折戟沉沙,中國的大多數互聯網企業更是幾乎沒有成功的先例。小米手機也正是提前在服務上做好了一定的準備才在網絡營銷的基礎上取得了現在的業績,其中的辛苦也許只有小米自己知道。
按照互聯網公司的邏輯,售后就是換機,蘋果就是這樣干的,但這樣做的前提是切實可靠的產品質量。否則,一旦這樣的產品出現多了,產品的口碑就是變壞,便宜沒好貨的結局就是徹底出局。
電視機是家庭重要用品,也是使用率極高用戶極雜開關非常頻繁的機器,在安裝、使用中出現問題的概率是最高的,家電企業的售后服務體系和人員都是經過多年的建設磨合,這些是互聯網公司最欠缺的核心資源。沒有這些,互聯網電視絕對不會成功。
從現在的情況看,樂視的電視在產品配送、售后服務體系等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如果產品質量又不能保證超高的完好率,未來的前景并不樂觀。可以預見的是,樂視的電視機在以后還將面臨更嚴重的投訴浪潮,那就是圍繞遙控器的壽命與使用。
互聯網電視的競爭不是有內容就可以為所欲為,否則央視早就是電視機的大鱷了,產業沒有高級和低級,企業沒有先進和落后,進入哪個行業就要按哪個行業的套路出牌,可以有所創新和突破,但絕對不是要完全徹底的否定,否則代價將是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