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電視市場的不斷日益火爆,從而也吸引了聯想、樂視、小米等IT企業的加入,并欲從中分一杯羹。但是業內眾多專家認為,IT企業進軍彩電領域,作為不會太大,因為傳統渠道已經被主流彩電品牌所霸占,IT企業難以在此領域有所作為。
其中聯想就是其中一個范例。據筆者了解,聯想智能電視在上市頭四個月里的銷量一直停留在兩位數,而經過9、10月份的旺季之后,總體銷量也只有1200多臺。如此小的產品銷量,也是令很多業內人士咂舌。
熟悉電視機行業的人都知道,一臺液晶電視中面板成本會占70%以上,這部分元件對聯想來說是完全依賴采購的。但采購面板的價格與規模有著直接關系,聯想1000多片的訂單與傳統家電廠商千萬級別的訂單相差多個數量級,拿到的價格肯定也相差頗大。以銷量最大的42英寸LED背光液晶電視來說,傳統家電廠商最低只賣兩千多元,而聯想最便宜的一款42S51也要賣5999元,在終端市場根本沒有優勢。
另外,對于智能電視,如果把它當做未來的IT產品,那聯想目前也研發不出智能電視所用的操作系統,因為現在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普遍都用安卓操作系統,聯想現在硬件既生產不出來面板,軟件生產不出操作系統,同時在家電行業銷售渠道積累是沒有的,因為之前都是IT銷售渠道,所以,聯想在這個領域很難打開局面。
除了聯想之外,剛剛進入彩電市場不久的樂視超級電視也是麻煩纏身,超級電視還未開賣,就引來不少爭議。據悉,樂視超級電視上市時,樂視TV稱超級電視X60是由樂視聯合全球最頂尖面板供應商夏普、全球最頂尖的智能芯片商美國高通公司、全球最頂尖硬件制造商富士康和播控平臺合作方CNTV共同推出的。消息一出,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隨即發布聲明稱從未與樂視進行合作。
對此,樂視做出回應稱,超級電視跟夏普(中國)從來就沒有任何直接的商業合作關系。超級電視X60通過與富士康合作,采用了夏普2010年在日本大阪設立的界工廠(十代線)生產的X超晶面板。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認為,不論是聯想和夏普的通力合作,還是樂視遇到的被動局面,都說明了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重要性。上游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相當于終端品牌的“后院”。后院的穩固對提升產品的品牌美譽度、穩定材料來源、開發客戶資源都有幫助,而這些都是目前IT企業進軍彩電領域所不具備的。
由此,筆者也認為,彩電行業的新生代品牌本身尚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輿論壓力自然也在所難免。但如果想融入整個彩電產業鏈,還需先過渠道、上下游協調、產業圈融合三道關口,否則未來可能會步明基、優派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