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北京五棵松體育場人山人海,樂視網董事長、CEO賈躍亭的樂視超級電視終于“粉墨登場”。
樂視TV,這款號稱集合了“全球最頂尖硬件配置”的產品,首發的60英寸旗艦型產品X60,采用夏普十代線X超晶面板、高通驍龍4核1.7GHz處理器、超薄窄框的全鋁機身,由富士康負責制造和售后,售價6999元。
早在去年9月,賈躍亭就宣布了要“顛覆電視”的計劃,造勢半年多后,樂視TV能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嗎?
5月21日上午10點,200臺樂視TV超級電視工程紀念版在樂視商城開放支付購買后,僅56秒即宣告售罄。而此前,自5月16日開放預約后,樂視TV?超級電視工程紀念版總預約人數是供應量的數百倍。
不管是炒作與否,樂視TV的確引起了一大批人的關注,“它已經如小米那樣開始構建自己的粉絲文化”,業內人士對記者如是分析。閃聚創始人、CEO劉興亮在微博上感慨:“好好的手機行業,被小米毀了;好好的電視行業,會不會被樂視毀了?據說,家電企業已經發起‘反樂視聯盟’。”
樂視將帶來什么,超低的價格,新鮮的模式?智能電視產業中從不缺少參與者,傳統電視廠商一直在尋覓智能的內核;比樂視實力雄厚的聯想,去年進入智能電視市場也慘敗收場。做了小米手機和小米盒子的雷軍更是高調宣布準備花費12億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小米智能終端及軟件產業基地”,主要開展數字電視內容制作、數字電視內容傳播、數字示范終端平臺等業務,將目光投向智能電視領域。
如何革命是電視廠商苦索多年的命題,當身處互聯網領域的樂視、小米選擇跨界智能電視,或將如鯰魚般攪活這一領域。
顛覆固有思維 講述新鮮的樂視模式
當然這一問題的前提是可自主選擇的海量節目以及流暢的觀看體驗。
對于電視業界的人而言,如何把那些看電腦的年輕人重新拉回到電視機前,是他們思考的重中之重。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就一直在苦苦思索,這也是賈躍亭要思考的新問題。
以往的智能電視,操作繁瑣,時常死機。很多智能電視雖然能夠聯上互聯網,一些獨家的片源卻很難看到。而且有時候受限于網絡,觀看的畫質也很不理想,所謂智能電視,往往形同虛設。
樂視的出現似乎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和契機。作為國內最大的版權擁有者和最全正版影視庫,樂視目前擁有9萬集電視劇、5000多部電影,以及2012年60%熱播影視劇以及2013年40%~50%熱播影視劇的視頻網站電視屏獨播權。而且,樂視旗下的電影公司樂視影業,每年制作和發行近30部大片。
擁有海量片源的樂視,希望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將內容打包以便讓用戶觀看到海量的獨家高清內容。
樂視電視突破的,還有目前智能電視的價格底線。6999元,號稱是市場上60英寸智能電視產品的“一半價格、兩倍性能”。
智能電視傳統的定價模式,除了產品成本,還要加上產品毛利、運營、營銷、渠道成本、品牌溢價等。賈躍亭說,國際品牌電視的加價率一般在200%以上。而樂視除了考慮產品本身的成本因素之外,一切都不考慮。
樂視要在智能電視行業里講述新鮮的故事。它不單純依靠硬件盈利而是將采取多重的盈利模式——如內容付費收入、廣告收入和應用分成收入等。
眼下,電視廣告仍然是廣告界當之無愧的霸主。以包括湖南衛視在內的頂級省級衛視為例,它們的收視率基本在1.5%~2%,相當于覆蓋四五百萬家庭,但廣告收入卻可以達到六七十億。
在賈躍亭要講述的樂視模式里,如果超級電視和樂視盒子的用戶數量能達到百萬量級,那么廣告價值將會非常大。通過對用戶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互聯網公司將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而這些,是傳統電視廠商稀缺的,卻會對廣告主產生極大的吸引力。
苦澀的“中國式”蛋糕 鯰魚能否突破局限
智能電視的火熱,人們可以從那些忙忙碌碌的電視盒子身上一窺端倪。
不只是樂視盒子,還有小米盒子、愛奇藝盒子,據說還有阿里盒子、PPTV盒子……
由于智能電視產業方興未艾,市場前景巨大,成本相對低廉的電視盒子成為了搶占智能電視蛋糕的“先遣兵”,而它也成為了智能電視領域中國特有的產物。
對于眾多互聯網企業而言,它們寄希望于通過盒子,從而向產業鏈滲透,進而云、管、端兼得。
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指出,國內涉水智能電視者,想法并不是像國外的IT巨頭一樣,術業有專攻,云、管、端各切一塊在各自的優勢領域發力,而是人人都想做大而全。
傳統電視廠商不斷向內容方靠攏,試圖實現以賣內容吸引消費者買硬件的轉變。以海信為例,與谷歌在海外產生緊密合作后,或許某一日它會憑借合作經驗,在國內推出適合中國百姓的“被動”搜索功能,以內容、應用提升智能使用率,從而搭建自己的“終端+內容”生態圈。
而以擁有視頻資源的樂視網為主的互聯網公司,正向硬件邁步。通過富士康代工,找人為其生產加工超級電視,實現“內容+終端”產業鏈。
這兩條路其實殊途同歸!盁o論最終哪一條道路率先贏得智能電視市場,都將是代表‘硬件+內容’模式的成功!北本┲锈禃r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彭煜說。
但問題在于,對于傳統電視廠商而言,他們缺乏互聯網經驗帶動下的內容與應用開發;對于視頻網站而言,它們缺乏硬件銷售渠道,即使是樂視超級電視與富士康合作,兩者在電視領域其實都沒有品牌效應,要重塑智能電視領域的品牌不是易事。
無論是樂視也好還是海信等電視廠商也好,都會把自己逼得產業鏈越拉越長,使得其在智能電視的道路上越走越澀。
不過,作為互聯網業界的吃螃蟹者,樂視的跨界已經邁出了試圖改變國內智能電視產業的第一步,顛覆與否,并不重要。賈躍亭說,樂視不成功,也會有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