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時代“打造大屏產業升級版”專題策劃之系列報道】:大屏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導致大屏行業自然也是一個復雜的行業。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大屏行業應用多元化的發展,大屏系統的復雜性、行業的復雜性有明顯加劇的趨勢。這就形成了大屏行業企業對自身產業生態、行業內部分工和合作能力的系統性要求。
早期的大屏系統,就是一個簡單的顯示產品。其基本構成類似于一臺電視機:能夠輸入多個信號源,并顯示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顯示多信號源畫面的時候,整體效果類似于“畫中畫”,或者“畫外畫”。在這種簡單的應用模式下,大屏行業涉及到的邊緣產品,主要與信號的傳輸和控制有關。
但是,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大屏行業的應用需求也在不斷的多元化。大屏系統除了保持傳統的顯示和信號切換功能外,還衍生出了對觸摸控制、多屏交互、移動互聯、智能識別和模糊判斷等多種應用需求。與大屏系統緊密關聯的產品,除了信號傳輸和切換設備,還增加了多種輸入手段、多種網絡連接和應用、通用或者特種的IT計算設備、五花八門的軟件系統等等。這些周邊的應用元素,不僅要傳送視頻信號給大屏系統,甚至還包括一些交互內容、控制信號的傳遞。
面對這類新型應用的崛起,大屏廠商不再只關注自己專業的顯示系統部分。大屏企業必須保障,自己的系統能夠在更為復雜的信息環境中的穩定可靠運行,保證足夠強的系統兼容、擴展能力。同時,在需要做功能和應用延伸的領域,大屏企業必須擴展自己的觸角,在硬件和軟件產品線上構建新的競爭點。而在另一些更為專業的周邊系統領域,大屏企業則需要和工程伙伴一起設計整體系統,做到各種軟件和硬件的兼容共通穩定用運行。
大屏企業需要整合多元生態鏈
這些方面的變化,構成了大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雖然行業內實力強大的企業,可以在更廣闊的范圍內一展身手,但是,這并不是說大屏企業可以“包打天下”,與關聯產業的緊密合作和配合,謀求項目工程中的共贏格局,永遠是大屏企業不可不認真思索的“關鍵課題”。
第一,大屏企業不可能獨自在硬件產品上實現全產業鏈整合。大屏應用系統的傳統模型包括顯示、控制、信號傳輸和切換等產品,結合新型的各種應用還包括交互系統、多種標準IT設備的互聯等新問題和設備的加入。這些產品線,在技術上都不具有阻止大屏企業進入的門檻。但是考慮到實現商業效益的“規模”問題,大屏企業則需要對這些周邊硬件領域持一定的保留立場。
例如,基本傳輸設備,一家大屏企業的市場規模和應用數量有限。傳輸產品種類又很紛繁。大屏企業只是建立供自己使用的傳輸設備產品線顯然并不核算。再例如一些標準IT設備,本就有很多價格低廉的世界大廠的產品可以拿來使用,大屏企業自建一套體系幾乎沒有商業意義。
采用更多合作客戶的硬件產品,作為核心硬件體統的必要配件,符合大屏企業的服務性行業的定位,更符合這些產品市場的自身發展規律。不過,采用多家廠商的硬件產品,就涉及更多的電磁兼容、電氣特性吻合的問題。因此,建立強大的系統設計團隊和穩固的客戶伙伴合作關系就變得非常重要。
第二,大屏企業自身不僅是硬件企業,也是軟件企業。但是,大屏企業也不會是包打天下的軟件企業。大屏系統除了涉及到一些自身的功能性軟件、控制性軟件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其它軟件產品,需要兼容在里面。其中,至少包括通信類的軟件和客戶具體的業務軟件。
大屏系統自身的功能性和控制性軟件,是大屏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這些軟件甚至涉及大屏企業最關鍵的商業機密。這類軟件自然要掌控在大屏企業手中。但是,通信類的軟件,多數是標準的IT或者通信應用,市場具有成熟的廉價產品可以選擇。而客戶業務類的軟件,則必須由具體的業務設計部門和軟件企業共同完成。由于關系到客戶的具體業務,所以其專業程度也因為客戶自身的差異而大不相同。對于一些要求單一的,大屏企業完全有能力加以滿足。但是對于另一些行業,大屏企業則必須依賴良好的合作伙伴的參與,才能滿足客戶的具體應用需求。
一個系統中,可能嵌入多方的應用、數據和控制結構,這不僅是軟件來源并不單一產生的問題,也是硬件來源多樣化會造成的問題。這就要求大屏企業必須在產品的兼容、穩定和軟硬件接口轉換等方面加強自身實力的建設,才能在日益復雜化的大屏應用市場中利于不敗之地。
第三,大屏行業的本質是一個服務性行業。這樣的行業本質要求從業企業必須注重生態圈的建設。
大屏行業擁有自己的硬件產品、軟件產品、工程設計甚至施工隊伍。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硬件制造產業。大屏行業的客戶項目,一定意義上可謂之千奇百怪。雖然具有很多相似的工程案例,但是更具有很多完全不一樣的應用系統。無論從大屏行業自身的構成,還是從大屏應用的客戶需求的差異性角度看,這個行業都具有產品項目的高度定制性,不是標準化的工業制造領域。
而在另一個層面,客戶擁有大屏系統之后,尤其是在高端市場,客戶和廠商都不會處于“一勞永逸”的狀態。產品的維護、維修、升級改造等經常發生。廠商和客戶的緊密服務關系會在大屏系統的全壽命期緊密保持。
這些特點都決定了大屏行業的本質屬性是服務行業。只不過這個服務行業是建立在制造業、研發和技術創新、以及工程實現多個“非服務”環節之上的。作為服務行業的大屏產業,必然要將競爭力的焦點放在服務品質上,而不是簡單的在企業內部的產業鏈整合上。
同時,服務行業面臨的客戶需求的多元性也決定了企圖整合所有客戶的需求于一身的做法是不實際的,也不符合客戶需求中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原則。
第四,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資源是大屏企業快速成長的關鍵戰略。大屏行業不僅擁有以硬件和系統產品著稱的企業,也擁有一些專職的集成廠商、渠道廠商。后者的大名鼎鼎就是大屏行業必須利用更多資源才能高速成長的直接證據。
大屏行業的從業企業雖然是顯示企業、也是軟件企業、甚至還屬于通信行業,但是這些企業在以上三個領域都不具有核心的產品制造和研發實力。以最關鍵的顯示行業為例,DLP投影系統的光學部件、DMD芯片部件、平板單元的顯示面板,都不是大屏行業的組成企業能夠制備的產品。
這就決定了,大屏行業的從業企業在上游方向,必須依賴于產業生態鏈才能生存和發展。而在不同的技術門類、或者同一技術體系的不同發展階段,大屏企業對上游市場的依賴也是不同。例如,在商用顯示器市場,市場份額大量被品牌形象出色的顯示巨頭占據。大屏行業專業的從業企業,想和三星/LG等巨頭競爭這一領域,無論在技術、制造、核心知識產權等方面,還是在市場影響力、品牌等方面都不具有優勢。大屏行業對于這些領域最好的戰略就是“拿來主義”。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擁有制造和技術優勢的核心企業,并不一定在應用市場或者在工程設計上具有行業優勢。這方面即便是三星/LG這類巨頭也難免有“求人”之處。而這些地方恰恰是專職的大屏企業的長處所在。不謀求在所有領域一家包辦,而是在那些適合自己的領域,在系統整合和系統服務商角色上展示實力,充分利用行業內不同類型企業的優勢資源為客戶服務,其實就是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利用一切資源快速發展自己。
大屏行業自身系統和應用的復雜性和這種復雜性隨著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的提升,決定了大屏企業日益面對的不斷復雜化的周邊性產品需求。大屏企業作為服務性信息化企業的本質,則決定了大屏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多種資源發展自己的關鍵市場服務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強調硬件產品線建設的市場策略。
大屏產業的服務性本質,就是大屏企業在自身生態鏈,合作廠商陣營、伙伴關系,和系統整合能力等方面必須始終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注意力的原因。當然,加強產業鏈的生態整合,并不妨礙大屏企業在軟件或者硬件領域做垂直或者橫向的產業整合。事實上,在形成規模的細分周邊市場,采用內部整合的方式,恰恰是最佳的“產業鏈”生態建設方法之一。
大屏企業生態鏈建設上可以有以下多種途徑:
1.可以依賴合作伙伴的技術、產品、甚至系統,滿足客戶的擴展性應用需求(比如信號傳輸系統產品);2.在一些市場范圍足夠大的周邊領域,可以橫向擴張,謀求大屏產業自身的多元化發展(比如威創的互動白板產品);3.在一些市場范圍很小,但是附加值較高的新興市場和新型應用領域,也可以橫向擴張,發展自己(比如雙旗特種顯示比例的商用顯示器產品);4在一些領域可以采用自主品牌和代理品牌雙線營銷,(例如,商用顯示器產品上)……
大屏企業建設自己的產業生態鏈,不局限于單一的方式,不局限于企業外部資源的利用,也孤立于企業內部資源的利用,建立具有內部驅動力、外部整合性的生態鏈,行業合作體系,是大屏企業建設自身生態鏈條的科學策略。
本質上,強調大屏行業生態鏈建設、產業分工與協作,就是強調大屏企業不拘于企業內外的分別,而是以客戶需求為根本、以服務型企業建設為重點,展開市場業務、制定發展策略,就是強調大屏企業發展中的戰略靈活性。大屏企業的內部產品線的豐富化與外部產品線的合作,都是互不排斥的選擇。用多選和共贏的眼光看待行業分工和行業整合的統一性,是大屏企業必須具有的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