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LG電子近日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第一季度LG電視部門利潤下降82%至298億韓元。由于電視業務的拖累,LG電子凈利潤從1年前的2475億韓元,下降至221億韓元(約合2000萬美元),同比減少91.1%。
電視銷售額、占有率不斷下滑
近年來我國已然成為全球第一大液晶電視消費市場,隨著國產電視的崛起,外資品牌不斷被擠出市場,占有率紛紛下滑,LG尤其突出。
據市場研究公司數據顯示,2009-2012四年間,LG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占比從3.8%降至1.3%,銷售額占比從5.6%降至2.2%。
問題頻出、投訴居高
2010年,據315消費投訴網的數據統計,LG電視因為質量問題位居投訴榜首,僅上半年投訴量就高達276宗。
2011年,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辦接到的家電投訴統計,由于LG電視夜半驚魂事件,再一次使LG平板電視坐上了投訴量第一的“寶座”。
2012年,LG電視又因“問題頻出網友戲言組團砸電視”,“國內外執行雙重標準在華售價比海外貴50%”,“LG液晶電視榮登天津市工商局產品質量黑名單被停銷售”,“LG電視無故自燃賠償14萬余元”等事件,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2013年2月,黃先生在315消費投訴網投訴LG 55LM6700-CE 電視屏幕嚴重漏光,漫長等待,卻被告知無法換貨,無奈更換LG 55LM6600-CE 電視,4月7日安裝觀看時,發現屏幕漏光比第一臺還嚴重,售后說此情況正常。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曾表示,諸如此類事件應為廠家敲響警鐘,讓消費者無奈的投訴甚至微博曝光,這樣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因此企業無論如何要重視產品的售后服務與質量,否則難以生存。
中國區換帥強推OLED求一線生機
LG集團原全球白電事業本部總裁慎文范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出任大中華區總裁兼CEO。1月2日,LG OLED電視在韓國率先上市。LG聲稱此舉旨在阻止在全球市場下滑的不利局面,想通過OLED電視在全球市場打一場翻身仗。但日前有數據顯示,該款電視機由于價格較高,上市兩月后在韓國市場僅售出約200臺。
借OLED打翻身仗,LG的如意算盤能打成嗎?中國業內專家和從業者普遍認為,目前強推OLED時機尚未成熟。
飛利浦電視中國區產品總監周永翔表示,目前OLED良品率低、成本高,消費者無法接受終端產品價格,制約市場發展。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郝亞斌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在他看來,OLED產品大規模量產上市應該在兩至三年之后。
據了解,索尼、松下、東芝等日本企業已經放棄OLED,轉戰4K超高清電視。同樣,三星電子在今年的中國三星論壇上,也沒有發布任何OLED產品的信息。中國的眾多彩電巨頭,同樣也將競爭點聚焦智能電視。
2013年對于LG電視來說,可謂是重要的一年,也是LG OLED正式走向市場化的開局之年。但業內媒體卻不太看好LG豪賭OLED,中國網家電頻道主編喬紅康認為:LG目前對OLED推廣銷售實屬被逼無奈,背后的目的是希望借助OLED的推廣奪回未來中國市場的份額,由于目前OLED面板良品率尚不足20%,因此LG很可能踏上一條沒有回頭路的危險游戲。消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LG的品牌賣天價OLED電視,不太容易。畢竟LG品牌優勢不明顯。”
繼LG空調去年在中國家用空調市場的悄然隱退,曾經在中國市場一度領跑的LG電視是否會重蹈LG空調的覆轍,LG OLED電視是否能打一場翻身仗還有待市場考察,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LG電視正在中國市場上苦戰不已,LG電視的未來之路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