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il Chiasson文,中國數字標牌網編譯)作為一所專精藝術與設計的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深諳美學的重要性,這也是它選擇科視微磚作為視頻墻基礎的原因。這座視頻墻位于其新建的LeRoy Neiman中心,是學院第一個學生中心。
這幢建筑的特色是兩邊都帶有16英尺高的數字視窗,讓芝加哥學院內的人們在大街對面就能清楚的看見里面的景象。
鑒于每天都有大量的觀眾路過這里,所以芝加哥藝術學院想安裝一面能夠被重新配置成樣式新穎、引人玩味的視頻墻,“抓住他們的眼球”并通過無數充滿創意的多媒體設計系列俘獲觀眾的心。
“與笨重的視頻顯示器和帶著厚重邊框的平板電視不同,科視微磚是模塊化的產品,能夠天衣無縫地與各部分銜接起來,讓藝術家在工作中享受到具有無窮無盡的形狀的數字畫布,”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媒體服務總監Craig Downs說“這所學校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探索’,有了科視微磚,學生們就可以拓寬普通的藝術期望,因為他們不再受限于條條框框或是單一的屏幕了。和科視微磚合作安裝視頻媒體在真正意義上讓各種概念跳脫了原有的束縛,實現了創新。”
科視微磚擁有重新演繹時間和空間概念的能力,利用這一優勢,導師Lee Blalock研發出了一種新設計,這種設計首次將藝術展示分割成了三部分,每個部分講述一個故事——這一作品僅以腦海中的科視微磚為基礎而設計。特色的應用凸顯與眾不同的藝術氛圍,就像杭州工藝美術館借助56iq數字標牌打造的數字藝術化空間一樣,借助數字標牌的獨特魅力和富有創新色彩的安裝設計,數字標牌與藝術儼然融于一體了。
“Lee的作品《遙遠》在選拔過程中脫穎而出,因為她清楚地意識到了科視微磚與其他視頻墻的不同之處,從立足點開始就完全采取了不同的思考方式,”Downs說,“她掙脫了中規規矩的方法,集中在深度表現和空間上,利用微磚的靈活性將她想象的畫面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出來。”
“展示在微磚上的第一件作品闡述了視頻藝術接下來的前沿,向學生,同時也向老師展示了在傳遞數字畫像過程中的新可能性,而其中很大一部若是離了數字標牌視頻墻的全方位技術,就很難實現,”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生會董事兼展覽課程的主任Michael Ryan說,“微磚是絕佳的教學工具,因為它挑戰了我們對視頻的傳統思考方式,并能幫助學生們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技能。”
AV團隊正在籌備微磚的安裝工程,以適應藝術家的視覺,芝加哥大學把這項技術視為其自身的展示空間,絲毫不對具現化獨立式雕塑作品或視窗展示的提議加以限制,之前的兩次安裝工程即是如此。
“從物理和技術上來說是可能實現的,而且也有相應的空間,我們會盡一切方法去實現它,”Downs說,“這是只有科視微磚才能提供的奢華。微磚易于配置,而且能一再地實現視頻時間的重復設置,實現成本效益。”
自1866年以來,芝加哥藝術學院一直是培養藝術家、設計師和學者的圣地,它為近3200個學生提供全國公認的本科、研究生和學士后課程,同時,成人,小中高學生也都可以在芝加哥學院研究項目中長期提供的各類課程、研討會、證書課程和野營的海洋中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