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思買敗走中國市場后,美國最大的電子零售商之一RadioShack睿俠已“悄然”在上海設立了三家3C門店,并已攜帶自有品牌電視產品登陸天貓商城。和前輩們不同的是,睿俠在中國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他們面積狹小、貼近社區,更像是一個個便利店。睿俠方面對此信心滿滿,稱3年內類似的社區小店將擴大至500家。家電零售大佬都敗走麥城,睿俠會不一樣嗎?
百思買折戟于價格
之前,百思買在中國市場磕磕盼盼,行路難的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價格高。不過,從最近一兩年的觀察顯示,國美的商品價格也不便宜了,它原先賴以起家的低價優勢正在消失。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隨著無效門店數量的增加,國美的價格有越來越高的趨勢。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美好的體驗也很重要。但是,他們可以在百思買體驗一番后,轉身跑到鄰近的其他賣場,以相對低的價格買下同樣的東西。在中國市場,相同的產品比價格,相同的價格比服務,但最終決定消費者思想的還是價格因素。
在節假日和新店開業期,國美仍在持續不斷地隆重推出低價促銷活動,在商品個性化、差異化的掩飾下,消費者無從比較產品,賣場中打出的全市最低價等標語就相當的吸引人。此外,國美最大的竅門在于,它擅長精心選擇形象商品,并且采取犧牲品定價法,塑造出整體低價形象。也就是說,國美的秘密,在于讓消費者“感覺便宜”。
從國人的消費習慣來說,國美歷史上的低價格,以及大量以“低價”為核心訴求的廣告宣傳造成的品牌印象在消費者腦海中已經形成,短時間難以輕易改變。雖然“老本”可以吃很長時間,但歲月也是一把殺豬刀絕不含糊。
百思買的服務固然很好,但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它的價格較高,同樣的產品,在別家賣場能夠便宜幾百元入手,為什么要在這買呢?百思買的產品售價相對要貴些,這是事實,但是,這一印象被放大、固化了。也就是說,百思買的商品并不是所有的都比國美高,并且沒有高出那么多。誰讓你百思買不屑于打低價牌、不多花心思搞些形象商品呢?中國消費者好這個。
除了價格原因,百思買在某些方面缺乏力度。沒有強化產品的陳列方式,擴大自己的規模。讓家電廠家不習慣,感到沒有自己作主的一塊地盤,有勁無處使。相較于國美遍地開花式的擴大開店速度與規模,百思買中國做了6年,只開了9家門店,門面少了廠商就著急了,怕賣不出去貨。沒有廠商的支持,百思買真的很難走下去。
走精致路線 睿俠能行多遠?
歷經90年發展歷程,RadioShack現已成為美國第二大電子零售商,7000多家門店遍布全球。此次登錄中國市場,不僅量身制定了“街邊店”模式,而且也正在努力搭建電商渠道,睿俠中國版網上商城也正在建設中。里面包含了電腦類、手機類、家庭網絡健全、清潔保養和APPLE專區。似乎,睿俠想的很遠。
據悉,在美國,94%的消費者開車五分鐘內就能到達附近的睿俠門店。在美國市場,睿俠的特點就是貼近社區、貼近消費者。而在中國市場,睿俠采取的也是“船小好調頭”的社區型、便利型門店模式,撇去了“鑄大門店,鋪小城市”的做法,將一、二線城市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作為主攻對象,試圖通過“第一時間直接為消費者提供需要的服務和產品”打開局面。
此外,睿俠模式最讓其引以為豪的是“渠道+產品”,前述負責人稱,睿俠一直致力于自有產品的開發,“睿俠在全球有近千款自有品牌產品,小到配件、設備,大至數碼、家電,我們在鋪渠道的同時,也強調我們的自有產品。在美國,我們是第一個推個人電腦的渠道,也是第一個銷售自有品牌個人電腦的公司。”
年前,睿俠將一款擁有全球唯一十代線面板技術的60寸液晶電視帶入中國,雖然中國黑電市場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但這款產品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天貓商城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年前該產品上線至今,已經有了數百臺的銷售業績——與同級別產品非促銷期月銷量動輒個位數的情況相比,這樣的情形可以稱得上是暢銷產品。
據了解,睿俠主銷的產品是數碼小電及配件等購買隨意性比較強的產品,東西不多,但也有一定的風險。與大賣場、大門店相比,他們不需花費很多的時間去逛賣場來實現購物,但另一方面,越是小件商品,其網購的趨勢就越明顯,睿俠的主銷產品大部分也是網上熱銷的產品,從這個角度講,網購會對此類產品產生比較大的分流。
其實,外資零售業的主要優勢還是管理模式,在經營模式上,則應更多參考本地的實際,放手讓本地人經營。很多在華失敗的外資零售企業,恰恰在管理模式和業務經營模式的“收與放”上搞顛倒了。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如果你壓榨了廠商,只要你把產品買的好,那么也不會有什么問題。但要是讓消費者的利益受損,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被消費者選著性遺忘,想再次喚醒消費者的購買欲就很難了。睿俠模式在華走的是“街邊店”模式,其模式應該與報刊亭的模式相類似,而且一定會受到網絡的沖擊。靠著這種模式,睿俠能走多遠,會像Apple一樣打開中國市場嗎?可能只有市場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