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周一:日本顯示器公司社長。1951年生于福岡縣。畢業于佐賀大學理工學部。曾任職于生產電阻器的進工業公司。1980年進入日本德州儀器(TI),從夜班工人做到了廠長位置。1998年進入索尼,曾指揮影像處理半導體生產線的建設。2002年進入爾必達存儲器,2004年開始在社長兼首席執行官坂本幸雄手下擔任首席運營官。2012年就任現職。座右銘是“實力為本”、“當機立斷”。
問:日本顯示器公司成立已近1年。讓由索尼、東芝、日立制作所的中小型液晶面板業務合并而成的“日之丸聯盟”擰成一股繩應該并非易事,您有何感受?
答:融合的過程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困難。關鍵在于能否找到制勝之道。只要理清累贅,明確自身的強項,在此基礎上開展工作,就不會有人反對。
問:您曾在爾必達存儲器擔任過高管,請問主導業務合并的日本產業革新機構邀請您出任社長是不是意料之外?
答:也不怎么意外。在3家公司正式開始談判的大約1年之前,有人曾告訴我,新公司社長的人選中有我的名字。不過,當時我完全不打算接受。我真覺得,在變化莫測的半導體行業辛苦了那么久,“為什么現在還要受這份累”。
說實話,我甚至對3家公司的談判能否成功都持懷疑態度。因為已經決定從2011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退出爾必達的經營,大約從當年的2月開始,我就已經幾乎不到公司露面,開始在故鄉周邊尋找退休后的居所。2011年4月買了新房之后,8月搬到了福岡縣。
問:也就是說一只腳已經踏入了退休生活?
答:是的。因為3家公司的談判不到最后一刻是看不到結果的。談判進程開始加快是在2011年初春,達成基本協議則是2011年的8月底。我從這個時候開始作為觀察員出席會議,逐漸被各方在業務合并上投入的熱情產生了共鳴。
我就算當社長,也不能當10年、20年。因此,我下定決心速戰速決,接下了這個重任。但時至今日,能不能速戰速決還很難說。
問:您覺得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為何會選中您?
答:我猜想這是因為日本典型的職業經營家無法引導這家合并公司走向成功。的確,對于只在有限的組織中開展過業務的人來說,把電子巨頭的子公司拼湊而成的企業打造成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或許太困難了。
我畢業后先是進入了一家電阻器企業,然后在美國著名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TI)這家全球化公司任職,還曾擔任過索尼的高管,在爾必達參與了企業的再生與股票上市。經歷確實不限定于一家企業,而且是多國企業。
憑借關鍵時刻的突破,以往職業生涯的經歷得到了認可,進而為我帶來了這次位置。從TI轉戰索尼的時候,我自發請戰最困難的工作,得到了為家用游戲機使用的影像處理半導體建立生產線的任務。
我在鹿兒島縣內的工廠完成了任務,2年后回到總部,成功步入了半導體業務部門高管之列。如果不是完成了難度極高的工作,我這個“插班生”恐怕入不了索尼這樣大企業的“法眼”的。我從一開始瞄準的就是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