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智能電腦的日益普及,智能電視也開始漸入消費者的視野之中。但是智能電視的發展,卻沒有智能手機、智能電腦那么一帆風順,智能電視進入市場已經一年多的時間,并未在終端市場取得實質性的成功。
據筆者了解,智能電視市場不盡如人意,這一切的原因則要歸咎于用戶及業界對其概念化的質疑。智能電視的內容及應用之所以一直擺脫不了概念化的輿論,并且最終成為智能電視發展到瓶頸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電視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基本都選擇預裝Android的操作系統,應用商店及應用程序也沿用了Android 手機及平板電腦的資源。雖然內置了專門針對電視屏幕尺寸的應用,但仍屬于少數。有網友表示,很多應用的操作方式并不適合電視機,現在智能電視所做的僅僅是將這些軟件安裝后運行而已,只能說是做做樣子。
在智能電視整體生態系統還未成熟的情況下,在市場需求還未形成的情況下,廠商和賣場實際上是在單方面強行用智能電視取代傳統電視。那些領導廠商確實在引領行業推出新產品,但不排除也有企業是在“濫竽充數”、所售的智能電視實際上是偽智能,或者僅有智能電視的概念。
同時,智能電視相對于傳統電視而言價格偏高,一般售價都在5000元以上,貴的則要上萬元。比如某國產品牌的46英寸平板液晶電視機價格為5999元,而相同規格的智能云電視價格則為7999元。智能電視廠商將普通電視打上“智能”概念后,搖身一變就貴了幾千元錢,利潤空間的擴大促使廠商大力推廣智能電視。
另外,應用程序下載用戶少,內容提供商“很受傷”。電視用戶對智能電視的抵抗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其長時間對傳統電視的“熱愛”,另一部分原因則確實是來自于對智能電視本身的不認同感。而電視用戶的這種“守舊”的態度傷害到了應用程序及內容提供商,辛辛苦苦研發出來的程序及內容并不被用戶認可,一裝進電視就被打入冷宮,也的確算是各種提供商們的悲劇了。
那么面對智能電視所面臨的諸多瓶頸,業內專家及廣大網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 劉棠枝
智能電視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擁有很多難以突破的瓶頸。譬如智能電視的定義和標準不統一。到底什么是智能電視,行業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定義。其次就是智能電視發展在內容管理上比較滯后。早在互聯網電視時代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只不過隨著智能電視的飛速發展,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更加尖銳。再次就是智能電視的生態鏈還不成熟,還有就是智能電視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不成熟,這幾大瓶頸如果突破不了,將制約智能電視的發展。
家電產業研究專家 陸刃波
目前,用戶體驗不佳已成為制約智能電視發展的一大瓶頸。2012 年銷售的電視機,只有27.5%最終連接互聯網,普通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認知度并不高,即使將智能電視買回家中,其智能功能也是被束之高閣,智能電視可謂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智能電視激活率和活躍度低下,除了家庭網絡帶寬不夠、智能電視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原因外,產品自身問題也很突出,消費者普遍認為現在的智能電視應用不豐富,使用也不方便。
家電專家 羅清啟
廠商爭相推出智能電視也可能是因為陷入“囚徒困境”,因為智能電視是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大家都在做、不做不行。因此,盡管智能電視才剛起步、發展還不夠完善、行業前景也并不明晰,彩電廠商仍然大力鋪貨智能電視,其實是一種“卡位”策略。從目前情況來看,市場其實并未形成對智能電視的較高認知度、或者可以說市場并未形成對智能電視的較高需求,然而廠商與賣場卻在大比例鋪貨智能電視。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有拔苗助長嫌疑,消費者可以說是“被智能化”了。
網友看法
Pjtime網友:與概念的熱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諸如“智能電視聯網率偏低,網絡功能形同擺設”的報道卻不絕于報端。菜單、界面操控復雜,視頻點播等功能受網絡帶寬影響大,玩游戲、收發郵件、社交等功能有如雞肋,讓大多數消費者即便買了智能電視,在家中也仍然沒有開啟互聯網收視功能。
Pjtime網友:目前專門針對智能電視的應用還比較少,應用的適用性較差,使用體驗也不盡理想。電視與手機、平板電腦在使用環境、使用習慣、方式上存在天然的區別。雖然應用程序開發者已經為智能手機開發出眾多成功的應用,但智能電視的家庭娛樂特征和以遙控器為主的人機交互方式,決定了智能手機上的各種應用難以簡單地復制到智能電視上。
Pjtime網友:智能電視上的眾多功能顯然不是傳統的遙控器能全部解決的,而 “鼠標+鍵盤”的計算機操作方式也已經被證明不適合于電視機。因此,各大彩電廠商嘗試推出語音、體感、手勢等操控電視的新方式。不過,應該說,到目前還沒有出現特別成熟的電視人機交互解決方案。
Pjtime網友:電視機是客廳娛樂的中心,強調家庭、共享、休閑、大屏幕的特征,所以收看電視節目仍是電視機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紛繁復雜的各種應用功能只能作為配角。過分強調電視的“應用”屬性,強調電視“玩”的屬性,其實是跑偏了。
編輯點評
無痕:智能電視應用程序及內容本身實用性受限制則是智能電視發展最大的難關。智能電視要以應用程序及內容在未來取勝已經算是老生常談的事情,然而目前看來,企業們并未在此問題上多做停留、也并未讓我們看到一定的成效。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想要智能電視突破發展瓶頸,最重要的當屬電視企業對智能電視的誠意。
凌云:在智能化時代剛剛開啟的今天,電視作為顧客體驗的載體,要徹底擺脫以硬件為導向的傳統模式,必須突出內容和服務。而未來只能電視競爭,不只是終端產品的競爭,更是“平臺+軟件+內容”的整體化競爭。消費者需求原本非常簡單,買智能電視就是沖著智能來的,如果硬件中加載了智能功能,但其功能卻由于軟件配套不成熟而無法利用起來,智能電視也就相當于一臺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