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黃金周前后的半個月熱銷季內,平板電視產品再次成為“年貨家電”市場的主角之一。尤其是大尺寸智能電視機,銷量同比去年春節出現了翻番性的市場成長。北上廣一線城市市場,50英寸級以上級別的智能電視機占據平板電視銷量幾乎達到了6成以上。
研究數據表明,國內智能電視市場2012年的成長率超過200%。2012年底,智能電視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平板電視機的半數以上。不僅傳統的安卓+ARM平臺產品大受歡迎,新型的智能機頂盒產品和intel平臺智能電視也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
在大尺寸電視機上,成本和價格的下降成為主要的市場驅動因素。例如,由于液晶面板企業采用新型切割規劃,39英寸電視機的成本與37英寸產品幾乎相當,但是顯示面積卻增加了不少。2012年全球面板市場8代線以上產能開出能力不斷增長,這也推動了大尺寸顯示單元產品價格的下滑。此外,目前北上廣的一線城市市場彩電消費集中在“第二次”選購平板產品市場,消費者也擁有“選擇更大、更好”的產品的內在消費動力。
相比一線城市大尺寸智能電視的熱銷,三四級和農村市場“便宜”依然是蛇年春節彩電市場的最大關鍵字。
不高于1300元的32英寸液晶電視,在大城市市場已經被逐出客廳,但是在農村卻依然是主力產品。這類價格實惠、功能相對單一的產品,不僅適合農村消費者“追求價廉物美”,和首次購買平板的心理需求。對于農村市場,在農村網絡娛樂相對落后的背景下,智能電視的“優勢”并不能體現,更會顯得價格過高。
三四級城市市場在消費需求上更具有多樣性:即對高端大尺寸產品熱衷,又擁有廉價產品的大量需求。分析認為,在2012年大尺寸高端智能電視實現在一線城市普及之后,2013年將通過調低價格、豐富產品線等方式,加速向二三四級城市市場拓展。2013年全年智能電視滲透率有望提高到6成以上。
2013年春節彩電消費市場另一個特點是品牌格局多元化與集中化共存。
在高端產品上,國內彩電品牌的市場份額在穩步攀升。日系彩電則衰退明顯。尤其是智能電視產品,外資品牌普遍表現出創新力不足。國內海信、TCL等品牌已經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定的有力位置,為接下來國內品牌更好的提升盈利水平奠定了基礎。
而在中低端普及型彩電市場,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則進一步擠壓。海信、創維、康佳、長虹和TCL等國內五虎市場分額甚至接近85%,其它國內中小品牌也在銷量上獲得了提升。相反,日系和韓系品牌則在這一市場面臨這認知度、渠道覆蓋力和產品線豐富度等挑戰,市場地位不斷下滑。
春節彩電市場,消費者關注的熱門概念和技術也在日新月異:多核心、安卓、語音操控、手勢控制等已經全面替代此前注入對比度、亮度這類顯示性技術參數。彩電產品的消費熱點伴隨智能電視的普及,開始不斷的從顯示領域、顯示技術的角度,向計算技術、信息化和IT領域轉移。國美賣場的銷售人員甚至直言不諱的表示:他們是把智能電視當做消費電子賣的,而不是傳統的家電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彩電面臨的新功能、新技術和新趨勢的挑戰,正在成為促進消費者更新早期平板電視的重大市場機遇。蛇年春節,高端大尺寸智能電視的熱銷,就是這一點最好的證明。2013年全年彩電市場也將繼續這種,大尺寸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