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客廳娛樂中心,電視一直是家電產品的重點。無論家中的人是否有看電視的需求,將電視擺在客廳都是必須,因為那樣才有家的感覺。不過對于那些只想買一個電視,并不打算追求什么極致觀看體驗的用戶來說,性價比,就成為了這類用戶選擇電視的唯一標準。
在這種需求之下,我們看到了樂視、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的加入。這些廠商所推出的主流尺寸電視,在價格上直接打破了傳統廠商的下限,說是跌至冰點也毫不為過。這類產品自然成為了不少追求性價比的用戶的首選。
中國有一句俗語“便宜無好貨”。如此便宜的價格,它們的質量便成為了用戶們最為擔心的問題。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企業推出的電視還沒有出過什么大的問題,其質量也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那它們是如何將價格做到如此之低的呢?下面投影時代就為大家說道說道。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互聯網電視廠商的盈利模式與傳統電視廠商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它們并不是通過賣電視的硬件來賺錢。而是以硬件為載體,通過推廣其服務來賺錢。用戶可以從這些電視內置的應用商城及游戲商店下載APP程序,點播節目,甚至是付款交易。這些流量和下載量都是可以用來賺錢的。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比單一次的出售硬件賺錢的模式更具持續性。它自然就成為了互聯網揚長避短的最佳選擇咯。
但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服務的這種及時付費的性質,自然而然的產生了一些很不好的吸費陷阱,用戶在使用這類電視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應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傳統的電視行業,廠商們基本都通過的是在傳統的媒體打廣告,在傳統的商場搞促銷這些傳統的模式來推廣自己的概念和產品。它們的成本往往都比較高,這些成本大多數時候都會體現在產品的價格上,最終轉嫁給消費者。
而互聯網廠商卻不一樣,它們因為天生具備著一定的媒體性質,在推廣和促銷方面也基本走的基本就都是炒作和預熱的路線,其成本比走傳統的道路要低了許多。這些成本省去了之后,最終產品的價格也自然會低一些。
這兩種方式沒有誰好誰壞,誰對誰錯的問題。因為它們的受眾群不一樣,傳統渠道對國內的大多數用戶來說都還是最有效的推廣方式,自媒體,炒作等新興的推廣方式則更適合于年輕人。在未來,這兩種方式應該相輔相成,適當取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推廣方式將成為廠商們未來的重點工作之一。
除了營銷方式略有不同之外,互聯網電視在銷售方式上也和傳統的電視企業有一定的區別。互聯網電視基本都將互聯網當作了自己的主要銷售渠道,其店面成本,渠道成本幾乎降到了零。只不過會多一些物流的成本,但相對而言,其成本還是降低了不少。最終產品的價格也就自然低了不少。
對于傳統的電視廠商來說,如何拓展互聯網這一渠道,節省成本也成為了它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不斷普及的今天,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只會跟著變得越來越普及。在實體店看好產品,然后去網絡上消費也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習慣。丟掉了互聯網,傳統廠商幾乎就等于丟掉了未來。
總結:
綜合來看,互聯網電視之所以便宜,并不是它在質量和做工上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而是經營策略,推廣銷售渠道的不同造成的價格差異。這種差異消費者完全可以欣然接受。所以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只要注意避免網絡服務的可能引發的吸金陷阱,這些主流尺寸液晶電視還是值得考慮的。而且,其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更能發揮智能電視的功能。
對于傳統電視廠商來說,學習它們的經營,推廣,銷售策略,也成為了一種必須。畢竟電視還是傳統的大眾消費產品,價格依然是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