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CIF2中國國際平板顯示合作與創新發展大會暨中國智能移動終端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表示,目前工信部發放4G通信牌照,視像產品逐漸進入全面智能化升級,未來視像產品離普通大眾的生活已經不遠。本屆大會上,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VIA)牽頭成立了中國智能移動終端聯盟。協會方面表示,中國智能移動終端聯盟有利于促進大中小屏幕之間的融合和互通,將為移動終端領域提供參考和借鑒,對推動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
明年智能電視滲透率將達70%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行業協會早在10年前就已經提出了視像化生存的概念,最近我們協會也和很多企業在一起探討未來電視的發展,什么是未來電視?目前4G的通信牌照也發放了,視像產品已逐漸進入全面智能化升級。”
白為民表示,我國智能電視產量占全球產量的一半,盡管今年整體消費市場并不景氣,國內彩電銷售還是交了一個比較漂亮的答卷。據奧維公司的統計和預測,2013年我國彩電市場的零售量大概能達到4700萬臺,同比將增長10%,智能電視的滲透率也將達到了45%,3D滲透率達到了41%。但明年國家或不會出臺明確的刺激政策,預計明年整體市場將有所回落,智能電視的滲透率會在70%左右。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對于中小屏的移動終端的產品,2013年我國平板電腦的銷售量達3300多萬臺,約占全球的16%,手機的銷售有4億臺,約占全球銷售的25%。對此,白為民認為,在大中小屏幕終端都全面的進入智能化以后,行業就面臨著多屏互動和家庭互聯網需要更好的發展的階段。
傳統家電企業面臨挑戰
長虹技術中心項目經理趙仕才介紹,目前顯示技術方面已經日新月異,4K、曲面電視、LED這些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是這些技術的原始技術創新來源不在國內,并沒有掌握在國內家電企業的手中。
“這個方面就是我們可能在應用沒有太多的這種主導的一個技術的地位,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難取得創新,一旦這些技術被用戶接受以后,大家所謂國內的廠家都會一擁而上及大家很快實現同質化的產品。”趙仕才表示。
現在多家互聯網企業紛紛介入電子視像行業,對于互聯網企業對傳統家電企業的挑戰,趙仕才認為,電視行業與傳統的家電,信息家電,智能化發展,發展的趨勢必然會接觸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等。傳統家電企業應利用終端本身優勢,與互聯網結合,創造出超越消費者使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