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應用準確地說應該是從2004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展開,從早期的模擬監控,再到硬盤錄像機架構數字監控,直到2007年網絡視頻監控系統開始初露端倪,視頻監控正在朝著網絡化、智能化的趨勢發展,呈現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曾經的視頻監控現實應用中,由于發展階段不同,有線網絡仍舊占據主導地位,新興的無線網絡則體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在視頻監控應用項目中,無線網絡獲得的青睞自然有其道理,首先是無線網絡經過了十年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價格也十分低廉,曾經高高在上的貴族產品走向平民化,在BITWAVE的無線產品線已經完全過渡到802.11N的標準,點對點帶無線網橋的帶寬已經提升了好幾倍,能夠輕松滿足主流高清視頻的高帶寬需求,但價格還在逐步回落,已經由昔日的“堂前燕”飛入了“百姓家”;其次是視頻監控已經在各個行業廣泛地獲得了應用,并在向更廣更深入的應用快速發展;再有就是大型的監控系統越來越多的架構在網絡基礎之上,所有網絡監控技術和市場飛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基礎網絡的建設。
關于無線視頻監控系統
在無線視頻監控系統中,攝像頭是最前端、最基礎、投資數量最大的一個產品,也是最關鍵設備,它負責對監視區域進行攝像并轉換成電信號,再進一步用于傳輸,其質量直接影響視頻監控系統的整體應用,同時還關系到工程造價。無線攝像頭其實除了無線網絡模塊以外,更多的是需要考慮應用環境。這里的環境有兩方面:一是物理環境,比如用在車上、工地上,很多場景都是因為無法通線纜才考慮使用無線攝像機的。這就需要根據實際的應用環境對整個攝像機的結構進行調整或者重新設計。另一種是系統環境,因為用在無線網絡環境中,需要考慮無線網絡帶寬的波動性。只有根據無線網絡的特性進行編碼算法和傳輸協議的優化,才能讓攝像機適應無線的系統環境。
無線視頻監控系統具備覆蓋面廣、部署方便、成本低廉、便攜性和靈活性等諸多優勢,但無線技術在帶寬窄、穩定性、安全性上仍存在不足;無線視頻監控從長遠看,將會長期以彌補有線不足的角色存在。因而,目前其在安防的應用領域與都與現實環境非常相關,主要包括:
無法部署有線監控的應用場景:如交通運輸工具(汽車、火車、輪船)、執法管理(交警、城管)、特殊押運(武警、銀行、危險化學品)等,移動條件下,有線網絡無法鋪設和覆蓋;
智能無線視頻監控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
小區安全無線視頻監控
在我國,小區安防還處于一個應用的初級階段,存在諸多不足。首先是小區內部和周邊公共場所用地的監控問題。在周界和主要出入口安裝攝像頭,小區內的監控中心實行保安24小時輪流值守,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不論多么敬業的監控保安人員,都無法同時監看多個視頻圖像,并且都無法長時間盯著監控電視看。而大多數小區只有1-2臺電腦顯示器,輪循監控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攝像頭,這樣很難做到有效地實時監控。況且,現在的不法分子實施犯罪的方式已經多樣化,傳統的安防系統已經沒有辦法滿足需求。其次,小區聯網報警系統并不完善。一些高檔小區家家都接入報警主機和探測器,聯網到小區監控中心,然而真正正常使用的系統卻很少。
監獄、看守所及戒毒所無線視頻監控
監獄、看守所及戒毒所的應用中,主要應用于室內,室內環境相對單一而且環境變化比較穩定,通過對各種智能無線視頻分析功能在此環境中實際應用的分析,將一些重要并且檢測準確率高的應用提煉出來,例如:無線視頻質量診斷、警戒線、起身、區域看防、劇烈運動、值崗等,以達到比較高的檢測準確率(99%),較低的誤報率,達到比較好的輔助管理效果。
高清卡口視頻監控
平安城市之高清卡口的應用中,通過單一的攝像機規格型號、一致的安裝條件要求、特殊的補光系統設計、可以控制的攝像機參數、固定的攝像機場景,使室外斷面的成像在白天、黑夜以及各種環境變化情況下保持很好的一致性,使系統能夠捕獲高清晰的運動目標的圖片并進行特征的識別。
銀行ATM自動取款機
銀行ATM自動取款機一般范圍比較小,環境相對單一,而且補光條件一般都比較好,這對于智能無線視頻分析來說是非常好的條件。而且銀行ATM自動取款機涉及敏感的金錢,對安保的需求比較高,特定的智能無線視頻分析功能應用比較成功,例如:人臉識別、尾隨、劇烈運動、異常動作等。
工業檢測視頻監控
工業檢測領域已經廣泛應用了智能無線視頻分析技術,利用智能工業攝像機分辨率可以達到1/10mm,超過人工的視覺,特殊的攝像機可以達到更高的精度。在飲料行業,智能無線視頻分析可以輔助判斷安裝飲料的高度、瓶蓋安裝是否正確、廠商標志是否清晰等,工業檢測一般都在室內,可以固定攝像機安裝條件、充足的補光、相對單一的檢測功能使智能無線視頻分析相對可以得到更成功的應用。包括在汽車制造業、輪胎制造業、物流業、機械制造業、印刷質量檢測、無線視頻加工業、鋼鐵鑄造業、農業等各個領域獲得比較成功的應用。
結語
商業用戶對無線視頻監控的業務需求除了上文所述等監控業務需求外,往往還需要監控系統與企業的業務系統相結合。安防監控行業作為物聯網發展的基礎,將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收益。與此相關的數字、模擬、HD-SDI高清技術全面提高,將給用戶以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