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將至,2013年顯示器市場的爭斗似乎也告一段落,各大廠商都在紛紛降價,將老產品拋售出去,獲取更多的利潤,這樣既可以獲得現金流過一個好年,也為來年的新產品做一個鋪墊:清理好自己的庫存,為新產品的上馬爭取更多的主動?傮w來說從現在開始算起的兩個月,是顯示器廠商的一個蟄伏期,左手力拼銷量,右手猛攻技術,2014年還將有一番爭斗,現在主要來看看顯示器市場在2013年都出現了哪些創新。
其實對于顯示器市場來說,目前來看沒有什么顛覆性的新技術,畢竟從淘汰CRT顯示器開始,液晶顯示器就成為了絕對的主流,而液晶本身的改進,諸如IPS和VA面板也早就出現,如今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已經進入了拼價格的時期,因此技術上也就沒有了什么精進。OLED又是太過前衛,其雖然在手機和電視領域有所應用,但離大面積普及還差火候,所以2013年的顯示器市場的技術創新并不多,更多是一些理念上的創新,真正算得上技術上突破的,恐怕就只有4K分辨率的出現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2013年顯示器市場的創新之處都有哪些,除了上面提到的4K,還有很多廠商也在外觀上花了不少心思,雖然這似乎算不上突破性的進展,但也是一個小驚喜;還有就是比例的創新,21:9產品的出現,也是2013年顯示器市場不得不提的一件事,其雖然不是面向全部的用戶,但雙屏的效果仍舊讓人眼前一亮;最后我們還要聊一下低價的電競顯示器是怎么回事,看看它們能否成功熱賣。
外觀上的小改款
我們先來看看2013年顯示器在外觀上的創新之處,首先就是顏色的突破。液晶顯示器主流的顏色為黑白兩色,CRT時代的時候有很多白色的產品,液晶時代則是黑色產品為主,但是也不乏青春的白色液晶顯示器出現,此后三星曾經大打顏色牌,推出了紅韻系列產品,將紅色引入了顯示器的外觀設計之中,今年除了這三種顏色,很多產品則是采用更加大膽的配色設計。
這就要提到優派的“魔界”顯示器了,其可以更換邊框和底座的顏色,從而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打造出枚紅色,寶石綠,土豪金等多種顏色的風格,因此產品更加的時尚,符合如今的外觀設計潮流,比如蘋果的iPhone5C就推出了多種的顏色設計,諾基亞的手機也是如此,所以如今的顯示器顏色不再是黑白紅三色的世界,越來越多鮮活的設計,都是開始出現。
除了顏色上的設計,超窄邊框和超薄的機身設計在2013年也是很常見,這樣的產品更加的靈動,雖然超窄邊不是2013年才出現,但是其真正的發展成熟起來卻是在今年,很多廠商都是在推這個概念,消費者也逐漸將超窄邊和超薄機身納入購買顯示器需考量的范圍,此外還有MOD的產品出現,以往MOD顯示器都是玩家買了產品之后,自己DIY的成果,如今直接開賣,也顯示出了顯示器試圖滿足細分人群的一個趨勢。
比例上的新感覺
21:9是顯示器行業2013年的關鍵詞之一,其指的是顯示器的屏幕比例,熟悉這個市場的朋友都知道,目前主流的屏幕比例是16:9,因此21:9的產品相比起來,就更加的“狹長”,很多朋友見到這種新產品之后,都是一臉的驚訝,沒想到顯示器還可以做到這樣,同時也擔心這樣的設計占據桌面空間,不太適合普通的家用。
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21:9產品的出現也不是為了完全的替代16:9產品,可以說以后主流的消費產品仍將是16:9的天下,但是21:9則是可以滿足很多的行業用戶,那些需要用雙屏的用戶,就可以考慮21:9的屏幕比例了,其相當于兩個5:4的液晶顯示器連接在一起,沒有拼縫,畫面一體感非常的好,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很多朋友認為,21:9產品的出現,只是面板廠商玩的一個新把戲,因為隨著世代線的不斷發展,以什么比例來切割整塊面板最實惠,一直是在變化的,比如16:9就比16:10更加的實惠,因此廠商當初推廣16:9的時候還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畢竟大家都習慣了16:10,并且也覺得16:10在頁面瀏覽以及辦公設計方面是非常的方便的。所以有網友說用21:9來切割肯定更加的實惠,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21:9產品畢竟是少數,所以面板廠商的用意更多是拓展新的市場,而不是為了節約面板材料。
分辨率的大升級
很多使用筆記本的朋友都在抱怨,如今手機的分辨率都已經1080p了,為什么筆記本屏幕仍是鐵打不動的1366×768呢?其實不僅僅是筆記本,顯示器產品也是如此,1080p的標配已經由來已久,不管是入門的21.5英寸產品,還是超級大屏27英寸產品,都是統一的分辨率,對于顯示空間遠比手機要充裕的顯示器來說,這樣的細膩程度肯定難以讓用戶滿意,今年這種情況有了變化。
以往2560×1440分辨率的顯示器就是高分液晶,即便是專業級的產品,也只能搭配這樣的分辨率,其價格只高昂也讓普通消費者咋舌,如今這種產品已經降價到2000元附近,代替這種產品的巔峰位置的是4K顯示器,也就是3840×2160分辨率的產品,其細膩程度大大提升了,適合專業的市場,隨著價格不斷的下降,相信未來普通消費者也是可以選購4K顯示器。
2013年下半年的時候,4K顯示器開始出現,夏普戴爾都是推出這樣的產品,其目前的價格還沒有沉淀下來,戴爾的產品2萬多元而夏普的產品則是接近8萬元,尤其可以看出廠商想在4K顯示器再大賺一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4K可能是液晶顯示器最后的殺手锏了,其它顯示指標都沒有太大的空間去提高,因此只有4K分辨率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盈利的效果立竿見影,相信明年會有很多4K顯示器跟進。
應用上的再細分
電競顯示器在2013年也有了新的發展,以往電競顯示器都是針對高端玩家的產品,價格上非常的昂貴,產品的性能也是很給力,除了具備諸1ms的超快響應時間外,還具有超高的刷新率,有120Hz的產品,也有144Hz的產品,這種技術可以增加畫面的連貫程度,不過得配合強力的顯卡,一般的顯卡是支持不了這種刷新率的。
不過進入2013年來,也開始出現很多親民價的電競顯示器,其價格非常的優惠,但是功能上做了一個取舍,超快的響應速度依舊存在,但是高刷新率則是被拋棄了,因此就節約了成本,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加優惠的電競顯示器。但是這種電競顯示器往往和普通的產品沒有太大的區別,除了響應時間快一點以外,往往會提供一種優化的游戲模式,可以凸顯暗部細節,因此這種電競顯示器的技術含量并不高。
此外市場上出現了護眼顯示器,將不閃屏和濾藍光結合到了一起,試圖再次打開護眼市場,不過護眼的問題一直比較的復雜,很多消費者也對顯示器的護眼效果持懷疑的態度,很多人處于觀望的階段。而目前的護眼顯示器涉及的核心技術也不多,不閃屏主要是調節電路,而濾藍光則是影響畫面的顏色真實度,有一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