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智能電視市場的火爆,眾多具有深厚IT背景的企業也開始逐步加入到彩電陣營當中。其中小米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早就傳聞,2013年小米金秋新品發布會會有一個神秘產品出現:果不其然,小米伴隨米3的問世,也推出了首款智能電視產品。
小米這款47英寸的3D智能互聯網電視售價僅有2999元,一上市就創造了同類產品的最低售價。這與此前小米1和小米2手機上市之時,創造同等產品最低價格的策略幾乎一致。而小米手機已經成為三年來中國手機市場最具商業革命性的成功創業案例。
不過對于小米進軍電視領域,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電視與手機行業不一樣,TCL、海信、長虹等傳統電視廠商深耕行業多年,雖然銷量有所差別,但整體電視行業已經朝著相對集中和成熟的態勢發展,后來者很難輕易打破既定格局。
另外,與樂視和聯想等競爭對手相比,小米也占不到很多便宜。去年樂視發布以“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戰略,樂視超級TV作為樂視終端布局的最后一塊屏,構筑了完美大屏生態系統,同時樂視網與富士康、高通等企業深度合作,打通智能電視全產業鏈,價格上相比傳統電視廠商也有很大競爭力。
而聯想為了全面發力智能電視領域,更是在近期展開了與擁有雄厚上游資源的夏普合作,除了深化與夏普的合作,在上游資源供應鏈(面板、生產和制造)等薄弱環節,聯想也有所行動,據傳聯想收購南京夏普工廠已經基本確定。如果解決了上游資源的難題,聯想在電視領域可能會掀起不小的風浪。
反觀小米,除了收購多看科技,其在內容和應用方面并沒有過多布局。同時,電視全產業鏈的打通也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雖然小米與富士康、高通有合作關系,但也僅僅停留在手機層面上。可以想象,小米想把在智能手機的成功模式復制到智能電視領域,絕非那么容易。
另外相關專家認為,傳統電視產業的七大門檻:1、產品售后2、產品質量3、產品營銷4、產品競爭5、品牌建設6、渠道建設7、客戶建設,這七大門檻不是小米等IT企業迅速能逾越的,因此小米推智能電視,雖然掀起了不小的轟動,但都不可能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