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的彩電業務繼續“瘦身”,力爭在2013財年下半年扭虧。在準備轉讓波蘭液晶電視機生產廠的同時,東芝在大連的彩電廠將于2013年12月底停產,相應地,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DLTV)屆時也將停止經營。今后,由DLTV生產的供應日本市場的機型將陸續轉為代工生產,而供應中國市場的產品將與中國國內企業合作生產。東芝(中國)公關部有關人士昨天(12月1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具體情況暫時不清楚,并強調中國市場的東芝彩電業務不受影響。
今年9月份,東芝宣布將把海外3家電視工廠集中為1家,由于中國、波蘭電視廠將關閉和出售,東芝2014年后將僅存印度尼西亞電視工廠。
有消息稱,東芝大連廠2012年生產了70萬~80萬臺電視機。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東芝肯定不會放棄中國彩電市場。從2010年開始,東芝在中國銷售的彩電已基本委托TCL代工,銷售業務則由東芝與TCL的合資公司來操作。
除中國大連電視工廠停產外,東芝10月份曾公告,擬作價2500萬美元,出售位于波蘭的液晶電視全資子公司——東芝電視中歐社,收購方為中國臺灣代工巨頭仁寶電腦,預計2014年一季度完成交易,東芝未來供應歐洲市場的液晶電視將委托仁寶電腦生產。
據東芝此前公告,東芝視頻業務的海外生產委托比率將由目前的40%提升到2014年度的70%。同時,東芝還將視頻業務與家電公司進行整合,組建新的子公司——“東芝消費電子產品”(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預計于2013年度下半財年設立。
由于市場環境惡化,東芝液晶電視已經連續兩年處于赤字經營狀態。截至今年9月底的2013財年上半年,東芝電視業務運營虧損又超過100億日元。2012財年,東芝總營收為58003億日元,其中,家電收入5915億日元,只占一成;而基礎設施收入達25642億日元,占比超過四成;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的收入占比則分別為24.7%、23%。
“日本企業的彩電業務都在收縮。”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向本報記者分析說,它們都以“瘦身”的方式來提升利潤。期望通過彩電業務的“輕資產化”,轉向委托制造,實現扭虧為盈。
松下將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停止等離子面板和等離子電視的生產;索尼此前已經從與三星合作的液晶面板項目中撤資,彩電業務今年“舍量求利”、力爭扭虧;夏普也將液晶面板十代線的37.6%股權和一半產能轉讓給鴻海。
張兵介紹說,今年以來,日本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中的份額繼續下滑,但下滑的速度有所放緩。日本企業在4K(超高清)、OLED上有技術積累,但要扭轉大勢并不容易。由于彩電在未來智能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日本品牌也不會輕易放棄彩電市場。